美文网首页天地风采游 记文艺天地
《锦江街巷》165:写给黄伞巷的歌

《锦江街巷》165:写给黄伞巷的歌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01-20 10:20 被阅读0次

《老成都》(连载)     

【文章:张浩明;图片: 完   璧】


黄伞巷民居小院(完璧摄于2007年)

         30多年前(编者注:本文作于2010年),过了东门大桥不到十步往右拐便是水井街,水井街往前走便是九眼桥。水井街象一条带子,一头连着东门大桥,一头连着九眼桥。那年月的水井街商店、货栈、饭馆、茶园、旅店一家又一家,挨肩接踵十分热闹。街上还有一个名叫望江川剧团的戏班子,长年在此唱戏,晚上铿锵的锣鼓声时时飞入行人耳朵,你听着锣鼓声往前走,你会发现一根电桩上有盏昏黄的路灯,路灯照着一条巷口,巷口的墙上有块蓝底白字的街牌,上有“黄伞巷”三个字,你看得清清楚楚。这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深巷,有传说告之黄伞巷曲似伞柄,以此得名;也有书上说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翰林院编修顾汝休曾居此巷,家有御赐黄伞一把,故曰“黄伞巷”。这些飘忽优美的传说使黄伞巷显得古老幽深,而对于我来说,这条小巷有我的初恋,而我的初恋曾伤害过一个善良的姑娘。

         我和她的相识,得益于一位邻居搭起的鹊桥。她同我同岁,只小月份,她生得娇小秀气,说话的声音很柔美。一开始我们谈得很好,有点象茫茫大海中两条船忽然相遇的惊喜。我们毫不隐讳地谈起那时批判过的电影《早春二月》。但我们和“潮流”唱反调,对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忧郁浪漫的小资情调极为欣赏。她曾经在一封信中对我说“那天你像老师一样给我讲了许许多多……”随着她对我的好感和依恋日益加深,不久她邀我去她家。

黄伞巷民居小院(完璧摄于2007年)

        那时的黄伞巷宽不过几尺,小弯过来大弯拐去,极易误入别的小巷,地面土路坑洼,即便铺了一段石板,走起来也感松动摇晃。黄伞巷有多家院落,大院少小院多,青瓦灰墙,木门花窗,墙边有浅浅的青苔。她住的小院只有三户人家,院中有棵老槐树,春天槐花点点,风雨打过,地下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雪。她母亲早逝,两个兄弟在省外工作,家中一老父,弟弟下乡当“知青”,她在东郊的一个军工厂工作。我和她相识相伴,她善解人意温柔体贴,我们正朝着喜接连理的路上悄悄走去。

         然而,那时的我是个很情绪化的人,说话行事总欠周密和妥当。突然像写文章来了灵感,我有了见异思迁的想法,今天看来实为蠢人蠢举。那些日子我读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作品中有个叫朵若的小姑娘,娇憨可爱,柔弱多情,像一个美丽的梦。这个形像恰与厂子里一个16岁的小姑娘气质多少有些相似。我想入非非,如痴如狂,并勇敢地向她表示爱慕,继而得到了她的同意。我心花怒放,不加思考,第二天急冲冲地来到黄伞巷。我以“不合适”为名,把她送我的照片和一本题有诗句的笔记本粗暴地退还给她。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不理解地看着我。她一点不恼,平静像一泓深潭。我扬长而去,骑车快速地通过黄伞巷。我过了水井街,过了东门大桥,哼着莫名小调,就好像“科波菲尔”要迎娶“朵若”进贵族庄园了一般。可是这种对号入座寻找“朵若”的爱情悲喜剧生命不到10天,那位成都版的“朵若”以她父亲不同意耍朋友为名断然拒绝了我,她还教诲我“要心静自然凉”。

        过后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一种越来越重的寂寞感,使我深深地怀念黄伞巷,怀念那青砖灰瓦木门花窗,怀念那槐花铺雪的小院,怀念那松动摇晃的石板街和墙边薄薄的青苔……也许我的勇气来源于我曾经感知到她的善良,一年后暮春的一天,不知哪来的一股傻劲,我来到了水井街她同学的家,请求帮忙见她。20分钟后,她来到了水井街的这间小楼上,人好像瘦了点,但眼光清纯而柔和,她带着淡淡的微笑,一脸善意。她那句平静大度的话“或许生活本身就是这样”让我感动和沉思……

        不需要什么理由,一切恩怨都冰销雪化,我们重归于好。过后的发展一帆风顺,不知不觉已到了我快要娶她的时候。有几天我发现她心事重重,一个星期六的夜晚,我俩依偎在市体育馆的看台上,她告诉我她的厂子要支援三线建设,这次首批入贵州的名单就有她,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去,除非退职。我听了这话像当头一棒,我把她抱得更紧,夜风凉凉,她的泪水流出来了。半晌我说出秦观的两句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说了这些似乎还不过瘾,又念了几句涅克拉索夫《俄罗斯女人》中的诗句来宽慰她。沉默,过后月亮躲进云层,我自己都感到说的这些话不踏实,并且她听了这些美文美句只是茫然地摇摇头,夜色中我看见她泪光点点……

        就在这件事发生不久,我们单位要派我到上海学习新技术,时间6~8个月。我心中一团乱麻。启程赴沪的前一天,她给我的棉衣、单衣一一缝上掉了的扣子,她的话渐渐少了,情绪越来越低沉。那天晚上我送她回家,我们在九眼桥久久徘徊,锦江无语,波光闪闪,她说“我出去一定回来,看你愿不愿等!”我说:“算了,不说这些不愉快的事!”其实我是在回避我们目前微妙而又尴尬的现实。突然——我做出一种轻松的样子向前跑了几步,又退回来拉着她一起跑……

        到了上海学习十分紧张,晚上回到旅馆想给她写信,左思右想,结果一封信也未寄出。但没想到学习三个月后,我受委托向厂里汇报工作回到成都。公事办妥,我急急忙忙地奔向黄伞巷,她告诉我的却是她迁贵州的日子快了,她铁了心要去,我长叹一声。我想——我断了自己的退路吧!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俩从黄伞巷来到我的家,家中父母都上班去了。我把她拖到我的床上,我说:“你让我做了那件事,我就娶你,我就要负责任!”她说:“只有娶了,才能做那件事!”一番拥抢,一番癫狂,俩人的脸都红得像燃起了火,但她始终坚守那时一个女孩子的底线,高烧渐渐退去,我说:“谢谢你的理智!”没想到这话深深伤害了她,这话是否已经释放出某种明确的信号,她气愤地说:“这话我懂,但我还是要问是什么意思!?”我没有回答。

        上海的学习仍得继续,我回到那儿神思恍惚,我既舍不得她,又不愿过两情不能厮守的日子,并且更重要的是我不想承担第二次毁坏感情的罪名,由她决定吧!这种办法缘于美丽诗句后面的自私和怯懦。果然她出招了,我收到她的一封短信,称呼已是“同志”,她说“人们因为忘却,又重新犯过去的错误,我们的爱情不是浮云一掠而过,即便是浮云我也很珍惜”……她说她将离开心爱的故乡,祝我找到合适的人儿,再见!我知道这是我逼她这样做的,我如愿了吗?

        那年五月,学习结束回到家乡,我已是获得“解放”的孤魂野鬼,但我仍禁不住想去东门大桥,想去水井街,从水井街走到熟悉的黄伞巷。我推门进了小院,小院风景依旧,但人去屋空。她家的门上挂有一把大大的铜锁。院里一个邻居告诉我,两个多月前她走了,全院子里的人都去送,她父亲和弟弟陪她而去至今未回,家里也没有人了……那把锁已把我和她重新隔断。我已无法将锁打开,开锁的钥匙早被我轻率地扔掉了,我真想在那把锁前忏悔我的怯懦和虚浮,对于爱,她付出得多,我付出得少,我想今生今世再也不会有像她爱我爱得那样深的人,可我不珍惜只知毁弃。

        我步出黄伞巷,这里的一切都只有留在梦中了。岁月消逝,聊记此文。怀念一个善良温柔而又冰清玉洁的人。

      (下篇:《水果市场香巷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165:写给黄伞巷的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ju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