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375402/6c8c40b7590f1326.jpeg)
原想学词至纳兰,却见郑板桥词有别致。他自己说,他的词好于诗。那我们不妨看一看,大约不比读他的画难。
贺新郎
赠王一姐
郑燮
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阿母扶携翁负背,幻作儿郎妆饰,小则小寸心怜惜。放学归来犹未晚,向红楼存问春消息。问我索,画眉笔。
廿年湖海长为客,都付与风吹梦杳,雨荒云隔。今日重逢深院里,一种温存犹昔,添多少周旋形迹!回首当年娇小态,但片言微忤容颜赤。只此意,最难得。
注释:
幻作:假作。红楼:指女子闺阁。雨荒云隔:谓互相隔离不得见面。片言微忤:话语稍有不合心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75402/dd553cf1c8330231.jpg)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历任范县、潍县令,以赈灾事仵上官,于十八年(1753)退归扬州。与金农等称“八怪”。乃扬州画界大家。 郑板桥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擅画竹、兰、石。又工书法,用隶体参入行楷。他的诗、书、画,人称为“三绝”。生平狂放不羁,多愤世嫉俗的言论与行动。著有《板桥词钞》一卷。其词以辛辣锋锐、亦庄亦谐见长,而快笔放言,语浅情深,则实为其词风的又一重要特征。
此词表现与青梅竹马时即在一起的旧日情侣重逢。其情态有趣,其意态坦率。直率坦诚,也正是针砭伪饰矫情之一剂猛药,对假道学,也是一面镜子。
上片回忆“竹马”时代到“向红楼存问春消息”的美好过程一一白描钩勒,神情毕现,板桥那刷陶醉之态可见矣!下片叙旧情,怅惘中有温馨,温馨间又有几分陌生。时间的淘洗,空间的隔膜所构成的“周旋行迹”,又复引起旧时情状的忆恋。上下片之间固有今昔对照,下片本身也有着今昔对比,时光的痕迹不写写之,分明就在眼前。
人,都在时空迁移中成熟、老成,甚而世故,而天真烂漫则消失了…
这是温馨,还是惆怅?兼而有之而此起彼伏也!结篇六字,板桥先生之恋旧情结和感慨之意,用最平易的口语道尽无遗。
此情人或有之,读之得共鸣者多乎?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75402/ac2d748cfa9b38da.jpg)
2019.7.25.己亥六月廿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