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两类文章,感觉对比感非常强烈,一个带给我突然平淡焕然若失的感觉,另一个则是深切的直戳痛处
一个从历史大时空视角来写,玄宗的盛唐不会想到十几年后安禄山的铁骑踏破长安,看着朱棣建成的北京城几十年后被兵临城下,苏联解体后的美国不会想到三十年后如此疫情困局
另一个是,是微观上一个普通的人,想要获得钱多事少离家近本就非常难,稀缺的事情本就需要淘汰绝大部分人,你必须非常优秀才有可能留下来
你想要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稀缺的事情,想要那些大家都想要的东西,本就是非常难非常累,并且结果还不确定,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这两个强烈的对比,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很奇怪
一个告诉我们是非成败转头空,另一个告诉我们你原来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是非常稀缺与难得的,你必须非常勤奋才有更多概率
就有一种很大的矛盾感,既然结果不重要,过程那么费力,为什么我们还要费这么大力气投入其中,来换取必将过时的结果
我想了半天,终于有了一个还算可以说服自己的答案
我们普通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活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能够找到一个选择内尽量好的工作,养家糊口,并且自己不讨厌就很不错了
至于可能没有结果,并且不久后就会过时,这些都是代价
这是我们为这份工作要偿还的代价,就像以往学校中的学习一样,绝大部分也是直接用不到的,直接用到的知识都需要当场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知识遗忘之后留存下来的,在场域交互的实践中自己经历过的时光,以及增加的认识,发生的改变,才是最属于自己的东西
那么,对于一份工作而言,具体内容和知识都是在契约中说明的,是你要为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付出的价格
也许你做的课题之后再也没有用处,也许你做的课题仅仅就是为了论文,你的毕业和老师的经费,这就是你要付出的东西
只要这个过程你没有不喜欢,也比较擅长,就够了
工作嘛,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工作就是一场双方的交易,你别的什么都咩有,只能也只需付出劳动时间精力
市场永远是对的,不是看你想要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
并且,你也没有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你想要的只是偷懒享乐看热闹而已,你只是还以为自己是孩子,在看一个故事
所以,不要问自己喜欢是非,要问利弊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什么
对于你当下而言,不管你以后想要做什么,你总需要做事情,事情具体是什么不重要,目标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一个目标,让你持续投入做事情中,有足够的勤奋,有足够的交流,然后有足够的成果
你付出了些什么,获得了一些东西,然后不管是科研工作,还是企业工作,都有相应的筹码,并且在具体事情的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与改变自己,才能成为你一直幻想成为的人
以往,我们的行为可以看做是一种逃避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际上就是我们还是孩子的心态,幻想着自己可以是一个观众,不用经历风雨,就能看到故事的经过与结局,并且享受到相应的乐趣,而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我们总觉得自己可以是例外,自己可以逃避的,自己只要拖延就可以不用费力,自己只要躲过去就可以看到最终的答案,自己只要躲得远远的,等故事结束就可以坐享其成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逃避,但是更加准确的说,这是一种天真未经世事的表现
因为家庭环境宽松,没有见过真正的苦难,所以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一直以来,都是因为自己运气好,父母老师培养的习惯好,管的好,才有了今天
在这个过程中,就是我们逐渐承担起自己责任,认识到自己不是观众,而是故事中的角色,认识到自己也逃不掉的过程
这就是成熟的过程
一个成熟的人,懂得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懂得权衡,看清局势,懂得概率与不确定,尽管如此,仍然投入其中,勤奋付出,不苛求结果,不犯懒不犯倔不犯浑
当下该做什么,做了没有,有没有尽力,有没有做到足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