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教育的初心

作者: 青椒助教房靖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3:14 被阅读16次

     参加互加计划有三个星期了,每天通过网络不断的充实自己。让我觉得今年的暑假比以往的暑假更有意义。以前我总是在手机上浪费了好多时间,现在我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听视频课,可以与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向更优秀的教师学习,也可以了解一些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通过最近的网络培训,不仅让我收获教学方法和经验,更学到了教育孩子的策略。我具有教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不仅要在工作上不断学习,更要在生活中不段提升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妈妈。因为我要幸福的生活,快乐工作。正如王菲老师在视频中说的:匠心让工作成为一种修行。

       还记得十年前从大学校门走向工作岗位时,那激动无比的心情,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初心。我们要“牢记使命,不忘教育的初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通过近期的网络培训我想了很多。我觉得作为教师就要不断的明确下列几个问题:

一、教师的作用在于主导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自己的知识,能力,思想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有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教育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传授多少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亲自动手,多参与,多思考,教师的作用在于多启发多引导。

    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恶不妥协的人。”这正是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前的课堂上常常会听到教师的口头禅:“我讲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不会呢?”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学生规规矩矩的坐着,看着,听着,答着,教师在激情的讲着。这个过程中虽然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但是效果不佳。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完善,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的方法有很多。要适当的设疑提问,又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为只有学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而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竞争可以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满爱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这是巴特的一句话。充分说明教师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爱来赢得学生的爱,亲其师而信其道正。只要用自己的爱心赢得学生的爱,学生就会对你组织的学习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只有主动寻求新知识,新技能,才会更好的解决问题。

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法国卢梭曾说“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同一门课有的老师讲学生爱听,有的老师讲学生不爱听。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能让学生喜欢自己,从而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最容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只有让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才能学好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至关重要。如果情境创设的好,就能把学生吸引过来。如果一堂课的开场白特别枯燥乏味,会给学生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负担,最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娴熟的沟通技巧。要做好教师这份工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要有更科学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善于积累,努力去提升自己。

      教师的任务非常重要,是培养适合当今社会人才的关键。教师要不断地自觉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最好并且不断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追求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下的课改,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的效率更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忘教育的初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zd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