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心邀月

前一阵子有一部电影很火,火到老中青三代都哭着走出电影院,那部电影就是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
刘若英大家都很熟悉,人气歌手,演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用奶茶妹妹特有的细腻、甜美的声音,陪伴很多人走过他们的时代。
特别是《后来》这首歌,一发行就迅速走红,几乎人人都能哼出它的副歌部分“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你却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失去就不再……”
如今奶茶妹妹将这首戳中人心的歌改编成电影,同样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因为每个人都走过青春,而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遗憾。
虽然我对这部电影充满了期待,但我没有去电影院看,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陪我去,也怕自己哭的稀里哗啦很难看,我是个泪点特别低的人。等到它下线,我第一时间用手机满足了自己的欲望。果然,我已经很久没有用过这么多面巾纸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两个青年男女走着走着就散了,空留了无尽的遗憾。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着周冬雨饰演的方小晓,一直以为自己在看《七月与安生》,因为她在这两部戏里的角色实在太像了,都是那种抽烟喝酒混社会的人。可是看着看着我还是入了戏。
其实剧中的主角小晓和见清都不像我,但我就是透过这部戏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我的青春没有剧中人物那么坎坷不平和经历丰富,我是家中独女,家庭条件不好却也无需我下地干活、打草喂猪,也正因为如此,我胸无大志,从来不知道还有梦想这一说,更别提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了。
我的青春是浑浑噩噩的青春,我的青春是平静无澜的青春,唯一让我回忆起来或嘴角上扬或泪流满面的,是我17岁时谈的那场恋爱,那是我的初恋,也是他的初恋。
我们的爱很真、很纯也很美,虽然那时候我们拥有的并不多,但我们竭力想给对方最好的。在高中时代那个最苦最累最枯燥的阶段,因为有了对方的陪伴,反而觉得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可是我们终究还是太年轻,不成熟,不懂得如何去爱,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付出,却不能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到最后两个人都累了,不得不在还爱着的时候任性地选择分手。
小晓对见清说:“如果当时你有勇气上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可是见清终究没有鼓足勇气,一如当年我转身时,他没有勇气追上我一样。他和见清一样的自卑,因为他和见清都深爱着对方,可是我和小晓当时都不懂,原来爱也可以让人胆怯,原来爱也可以让人不敢上前。
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初看不知剧中意,再看已是剧中人。爱可以让两个人越来越靠近,爱也可以让两个人越来越远离,爱到极致只有两个极端,唯有保持中庸之道才可以彼此白头到老。
后来的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后来的我们只是变成了我们的后来,如此而已。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90天
齐悦梦想社群第10篇
网友评论
上网查了一下,有个说法是刘若英给人的感觉是知性的女子,就像奶茶一样醇香幼滑,让人觉得舒服,故喜欢她的台湾观众爱称她为“奶茶”。
在中国大陆奶茶妹妹是众所周知的网红,所以还是不要混淆。
你爱着别人 然后还结婚 然后遇到那个人 又伤感
说完这个 我觉得自己也这样
又怎样呢 我想明白了
如果对对方做不到坦诚 就勇敢的离开吧
好像他们可以把感情当成证明题一样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 就可以得出爱与不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