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法律法律人
【法律】世上总是先有合(合作),后有分(纠纷)

【法律】世上总是先有合(合作),后有分(纠纷)

作者: 精时力崔律 | 来源:发表于2017-05-13 17:27 被阅读88次

【写在前面的话】

法律有很多美,其中有一美——法律是一种文字的美。在法律中,每个词汇都追求定义清晰、表达完整。
概念是清晰思考的第一步。
所以,本文虽是面向普通人的,但在确保可读性的前提下,力求使用准确的定义与术语,以帮助大家建立对法律更准确的理解。

一团乱.png

01 从合作(合)到纠纷(分)

“纠纷”一词大家都很熟悉,但若问到具体是指什么意思呢?恐怕很多人都回答不出来吧。

我们看看它在字典里的含义: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丩(jiū)声。本义:三股的绳子。纠,绳三合也。——《说文》。按,俗字作糺。单股曰纫,两股曰纠,三股曰纠,亦曰徽。

:形声。从糸(mì),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纠纷”合指:1.交错杂乱貌。2. 纷扰;杂乱。3. 犹纠缠。4. 争执的事情。

从词义本身,我们已经能想象纠纷的样子:世上先有两股或更多股的丝线,它们本来是并行的线,互不相干;也有可能它们本来是像DNA螺旋结构一样,相亲相爱。某一天,因为某种原因,打破了这种和平的局面。于是,这几股丝线开始缠绕在起来,在一个或数个地方甚至打成了结。

假设你是其中一条线的话,则上述和你并行的线,可以想象成原本与你无关的人。比如,下述栗子1。而上述和你组成螺旋结构的人,则可以想象成原本与你有关的人。比如,下述栗子2。

栗子1:

某年11月份,赵女士家正在进行新房装修。11月25日,赵女士带着一个挎包,准备给装修工人结款。当天下午,她先到当地一所小学附近接孩子,谁知竟不慎将挎包丢失了。赵女士表示,包内装有18000多元的工程结算款。

赵女士多番询问,有几名孩子称,他们曾看到一名叫甜甜的6岁女童捡到了一个挎包。赵女士找到了女童,孩子亲口承认了前一天放学时,捡到了一个包,之后回家交给了父亲。然而,女童父亲周先生断然否认了孩子的说法。

于是,赵女士和周先生这两条原本互不认识的平行线间,因为一次意外,打了一个结。
(关于案情审理,日后有分析 #补充)

平行线打结.png

栗子2:

某村的孙氏兄妹开了一家服装厂,生产加工服装。唐某贩卖服装面料,经人介绍,认识了孙氏兄妹。在2012年,唐某与孙氏兄妹之间多次发生买卖服装面料的业务关系。

但是唐某于2012年4月1日卖给孙氏兄妹价值20万元的服装面料,孙兄当时仅出具了收货单一份,未付款。此款经唐某一再催要,孙妹仅付了1万元,尚欠19万元至今未付。

自然,唐某与孙氏兄妹从两条螺(xiang)旋(qin)结(xiang)构(ai)的线,变成了一个打了结的线团。
(此案作为日后着重分析的案件,以下称为“唐某诉孙氏兄妹买卖合同纠纷案”)

DNA螺旋结构.png

我日后的文章中,主要讨论合同类的纠纷,即属于上面的第2种(DNA螺旋结构)情形。

各方签署合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合作。所以,合同类的纠纷是先有合(合作),后有分(纠纷)。

02 从纠纷到诉讼

请问,发生纠纷后,一定会进入诉讼吗?
答曰,不一定。

首先,中国人自古讲究“以和为贵”,劝人克制。到现代社会的体现便是,在发生纠纷时,通常先尽可能地协商解决。当然,不论是从解决纠纷的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上讲,协商解决也是更优的解决之道。

这里的“协商”,既包括直接当事方之间的自行协商,也包括由第三方出面组织而进行的协商(注:这里的第三方指民间力量,非有公权力的第三方)。

举个栗子:

楼上老孙家漏水,把你家的家具给泡了。你既可以自己去找老孙协商赔偿事宜,也可以找居委会出面组织协商赔偿事宜。协商的目的是,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就解决纠纷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接下来,若协商成功,则纠纷解决,恢复和平。
若协商不成,便会进入诉讼吗?
答曰,仍然不一定。

此时,还要看这个纠纷是否归法院管。在法律术语里叫做:是否在法院受理的范围之内。因为除了法院外,还有一些纠纷归仲裁机构管。(关于这点,在日后的文章展开详述)

我们先看看字典里对“诉讼”的解释: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诉,告也。——《说文》 **
字典里“诉”有两类含义:
(1)叙述,倾吐。例如,告诉。诉苦。诉愿。诉衷情。倾诉。

(2)控告。例如,诉讼。控诉。上诉。申诉。败诉。撤诉。

上述两类含义里,相同之处是:因诉是言字旁,所以都是用语言向对方进行表达、叙述。不同之处是:站在说话人角度上,当作前者“叙述、倾吐”时,更多的是情绪的发泄或信息的提供,并不期待得到实质的后果;而当作后者“控告”时,说话人是希望能得到实质后果的,比如,希望得到钱。

在法律中,“诉”是指当事人就特定争议向法院提出的保护自己实体权益的请求。所以,我们常见的有:诉请(诉讼请求的简称,即诉讼的目的)一说。

重要的事情说三次:
诉是一种请求!
诉是一种请求!
诉是一种请求!

:形声。从言,公声。从言的字与讲话有关。本义:争论。意指: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打官司,或争辨是非等。
**讼,争也。…以手曰争,以言曰讼。——《说文》 **
“诉讼”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法律名词。

在法律中,“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

民事诉讼是一种程序。比如,先起诉立案、再做庭前准备,再开庭,再判决等,它是一种流程和程序。

规范和约束这种程序的法律,就是民事诉讼法。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还包括各种司法解释,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解释》”)

诉讼的产生.png

我日后会陆续发布关于普及民事诉讼法的文章。

今天的文章,大家学到了么?
若觉得文章好的话,记得点赞、留言或打赏哦~

相关文章

  • 【法律】世上总是先有合(合作),后有分(纠纷)

    【写在前面的话】 法律有很多美,其中有一美——法律是一种文字的美。在法律中,每个词汇都追求定义清晰、表达完整。概念...

  • 能量的回归

    能量的回归,就是建立势,立势有人归,有大海之合,山之力而归于海,先有力,后有量,先有能后有情 能量的回归。最大的能...

  • 购买回迁房有什么风险—聚仁国际

    回迁房买卖纠纷 通常上,在大家采购房子的时,总是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纠纷,这些纠纷会涉及到自个的权益,乃至需求经过法律...

  • 研修日志(六)·做生活的有心人

    很喜欢贾晓辉老师在习作教学课例后关于习作教学基本规律的讲解:先有生活,后有写作;先有实践,后有指导;先有指导,后有...

  • 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纠纷法律适用

    股份合作制企业股权纠纷法律适用 国家体改委《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企业的指导意见》第三条指出:“股份合作制企业既不是...

  • 4-08大宇第5周反思复盘(2.25-3.3)

    本周寄语:生存总是先有观念,后有方法论,先知道去哪,再研究怎么去。 自我保证与要求:百分百真实。 一、健康 优点:...

  • 古体诗词韵律之辩证

    窃以为诗之与律,能合则合,不合亦无伤大雅。盖先有诗,而后有律,诗三百以下,诸子楚辞、秦文汉赋、六朝骈骊,岂有律哉?...

  • 合同管理常见风险有哪些?合同管理如何有效防控?

    企业合同管理存在哪些常见风险? 做好合同管理,可以保证企业在合同起草、签订、履行、纠纷等环节的合法合规性,避免法律...

  • 说到哪是哪

    家族 先有小家,后有族。 一个家族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位领导者。在自...

  • 名作的诞生(1)

    名作的诞生 ——读《沁园春·长沙》 先有真人,然后有真言。先有圣人,然后有伟辞。 《沁园春·长沙》里,那怅然一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律】世上总是先有合(合作),后有分(纠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gx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