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脾气,不同的是发脾气的程度和频率。
有些人脾气特别臭,一点就着。
开车时,前面有车堵住,他便破口大骂,猛按喇叭。
加班时,因为客户的一句不太满意,她就将身旁的椅子狠狠的踢走了......
孩子不听话,他立马变成一头暴怒的狮子,大吼大叫,还打着“我还不都是为你好?”的幌子。
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当前,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或是某些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平时为他们营造的生长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很容易让孩子从小就出现恐惧的心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以及长大后的人际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父母的脾气影响孩子的性格
近年来,受《欢乐颂》和《都挺好》等热播剧的影响,“原生家庭”这个概念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美国知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他提出了这样一个事例:
男子结婚后,经常会和妻子吵架,且过于自己过分强势,妻子只能躲进房间里哭。当被问及童年经历时,他回忆从小父母就天天吵架,他很害怕也很同情妈妈,只是不知不觉就习得了爸爸的坏脾气。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一边成长,一边模仿,作为父母的复制品,因为不懂得分辨好坏而误入歧途,而家长就是误导孩子的罪魁祸首。
杨澜:“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好脾气留给外人,把坏脾气留给亲人呢?”
周国平:“对亲人挑剔是一种本能,但克服本能,不对最亲近的人发脾气,是一种教养。”
我们可以怎样改变坏脾气呢?
1.将自己的愤怒以冷静的方式表达出来
孩子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没有义务接收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与其随便动怒,不如冷静交流。
例如在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在心理上会更不抵触写作业。
如果你想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如果孩子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的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2.静心反思自己的情绪
我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需要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比起让孩子仰视着与你沟通,不如放低你的姿态,让你们处在一个平等的交流面上。
如果有时候我们实在没有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一定要及时对自己反思,并对孩子道歉。
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的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3.学会暂时离场
为了不让冲突升级,避免自己的脾气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要学会暂时离场,避免长时间的正面冲突。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是最艰难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冲突的时期,这时候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小个性,如果单纯以发脾气的形式进行教育,不仅没有效果,还会让孩子养成胆小的性格。为了更好的平静我们的情绪,孩子和你都可以“暂时离场”,让彼此先分开,等孩子不哭闹,你心情平静的时候再进行沟通会更加有效。
要相信,父母心中只要充满爱和感恩,就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为孩子营造和谐健康环境的同时,自己也备受滋润。没有脾气的胸腔,才能装满教育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