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零秒思考》的下半部分看完了,收获良多。
除了操作方法的进一步熟悉外,对于这种思考方法的理解和认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今天我来花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下这本书中的最最精华的内容,你一定不能错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讲述了“如何才能实现零秒思考”的方法,中间主要介绍了较多的注意事项、每一步操作细节,相信你参照这部分的内容下来,你一定会有一些感悟和启发。我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不过在那个阶段,我的脑海中一直对这种方法有一种疑惑,或者是好奇。
这个方法这么简单,但每天就是这样枯燥的写写写,怎么才能更有效的使用起来,如何进行更系统的整理和应用。我一直有些困惑。
针对这个困惑,今天我们从如下几个小技巧入手,看在枯燥的写观点的基础上,还能做些什么能帮我们提升观点深度和内容多样性。
方法1:抽丝剥茧,多层且深度的挖掘观点
根据已经写好的第一层观点,将每一页的4-6行正文再分别做标题,向下再写4-6个子观点,反复的进行几个层级的训练,你会发现你的思考会更加深入,思绪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整理。
这样写下的内容也会更加有内容、有分量,人也会更加的轻松。
方法2:多角度针对特定话题写不同的标题
在深入挖掘重要话题(你最困惑或认为最重要)的时候,不妨多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来写这个话题,几次操作下来也会使得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视野大大的拓宽。
当践行一段时间后,你不会再困惑于这个观点,思绪也会更好的被整理,也能做出更准确的认知和判断。
方法3:增加副标题,对观点进行延申
我们之前描述的“一张A4纸+4\6条观点"的做法是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如果你在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后,推荐你可以在每一页的“零秒思考”纸张上增加副标题,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来写,第二个部分最好是对第一部分的延申,这样你的思维深度训练会瞬间增加一倍。
经历过以上方法的洗礼,相信你可以在不用构造思路的问题下写出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再通过简单的整理编排,你就会发现这些观点和记录自然而然的呈现出了一颗完美的“逻辑树”。
而整个过程你其实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和压力来构思,可谓非常高效的方法。
有了这些基础观点的积累,看着这颗逻辑树,你现在只需要像扑克牌一样将观点展开,用你的魔术手再理顺下逻辑,看着几十个有价值的观点,用大概30-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把内容全部输入PPT进去,一份完整的企划案架构就成型了,接下来,只需要添加细节就会快速形成完整的企划案
方法真的很好用,你真的可以试一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