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知道VS自己不知道”和“他人知道VS他人不知道”,可划分出公开、盲点、隐私和潜能四个象限,这个即为沟通视窗,窗户里边涵盖了每个人人生中所有的事情。
1. 公开象限为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事情。
公开象限越大,影响力越大。
2. 隐私象限为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事情。
具体来讲,隐私象限可以分3层
①最底层为隐私为DDS(deep dark secret,即又黑又深的秘密)。DDS可以有,但如果浑身上下都是DDS,容易得焦虑症;自己的DDS不想让别人知道,同样,也不要随便打听别人的DDS,给人留空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书房有幅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话无不可对人说”。
②第二层隐私是不好意思说。如暗恋一个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层隐私是可以公开的,不好意思说会导致我们人和人直接很多隔阂。导致人际关系中该说的,该纠正的都没有讲。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很多工程师不好意思说已经看出的问题,导致的严重后果。
③第三层隐私属于忘了说。这部分最要命,对组织伤害最大,你以为别人知道,这个可以称为“知识的诅咒”,如妈妈的爱对孩子的伤害,孩子对父母的爱。
公司有很多“知识的诅咒”,如在员工面前只说问题,导致员工以为自己不被重视而跳槽。此外,所有营销工作目的是为打破知识的诅咒。你得做深入的客户洞察,去了解每一个消费者,找到一个能够打破知识诅咒的东西。客户反馈有助于我们打破知识的诅咒,多沟通,把自己该说的事要说明白。
3.盲点象限:你看不到,别人看得到的客观存在。
有性格缺陷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盲点会非常大,而且他自己一点感觉都没有。向古之先贤学习,如大禹闻过则喜,子路闻过则拜。樊登老师建议闻过则问,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一个盲点。
随着年龄的增大,愿意分享盲点象限人会很少。合作伙伴和敌人会说盲点。如袁世凯儿子写信给袁世凯: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投诉也是非常重要的发现盲点改进的机会。
4. 潜能象限:即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象限。
这个象限是巨大的。如澳大利亚力克.胡哲的故事,生下来没有四肢,目前是全球演讲出场费最高的嘉宾。胡哲12岁前一直认为上帝不公平,天天想自杀,但他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12岁那年顿悟:既然相信上帝,那么上帝是不会做一件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反过来讲,就是上帝所做的每一个安排一底都有它的道理。胡哲开始思考没手没脚好处,那就是比其他人更具说服力,这使得胡哲成为全世界演讲出场费最高的人。对于胡哲来讲,我们所浪费的每一天都是他期望得到的任何一天。
巴菲特在《滚雪球》中提到最佩服的人是一个老太太——美国弗吉尼亚毛坦厂的厂长。她88岁创业,自己担任厂长兼CEO,她自己在CEO的任上去世,一直干到了104岁,整整16年。
佛教语,即便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夜我也要在园中种满莲花。孔夫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要始终坚信,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天,才是潜能象限快速放大的那一天。一定要永远相信,潜能象限最大。
扩大“公开象限”,让你获得尊敬和信任。沟通视窗与领导力有何关系呢?领导力的基础是要激发团队潜能,要使用好沟通视窗。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公开象限不断放大的过程,如果我们知道人生发展的方向是要不断放大公开象限的话,我们就可以主动来做这件事情。
通过自我揭示将隐私象限变公开象限。把忘了说的,不好意思说的,可以告诉别人。经常做自我揭示,才能逐渐减小你的隐私象限。下班和同事撸串、和别人讲讲童年生活、投资人路演、宣传片,下一步施政方针等等都是自我揭示的过程。
通过恳请反馈使得盲点象限变成公开象限。例如平安车险通过恳请反馈实现市场服务标准化。万科销售例子可以做到完全口语化,能够把自己最棒的销售人员的话术复制给所有人,这个苦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练到背熟练为之,而是练到说话亲切自然,有自己的风格,但一个字不能改。
通过恳请反馈和自我揭示,当你的公开象限放大以后,你所收获的东西“尊敬”和信任。
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你用怕来驱动团队,那是管理。但是,当你能够做到让员工尊敬和信任你,所以听你的话,这个行为才叫领导。任何人之间真正的尊敬和信任是来自我们有着足够大的公开象限,这是领导力的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