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座有味道的城市。
尽管我只在这里待了不到24个小时。
昨天下午四点,我坐青岛的飞机到达咸阳机场。说真的,作为一个南方小镇长大的人,我实在难以想象,我在逃离了山东30°的高温后,竟然又要被迫体验一下40°的“人肉烧烤”。
西安很热,一出机场大厅,就能够感受到一种空气凝滞的燥热。我能够感受到身上在不断地冒汗,然后皮肤上沁出的汗珠在还来不及滚落的时候蒸发殆尽。
住的地方定的是西安市区的青旅,到达青旅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我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直接出了门。
作为一个肤浅的吃货,对于西安的印象,其实大都是什么肉夹馍羊肉泡馍酸梅汤,关于那些辉煌的历史,我是真的了解不多,这个程度大概就是,要在思考好久之后,才分辨出这个地方是长安,而不是洛阳。
下午六点半,太阳还没落山,甚至谈不上日落,阳光依旧刺啦啦地晒着。我随便跟着路人走,然后就到了西安的古城墙。
我从安定门进去,城墙上人并不多。走出城门就先是一颗绿得生机勃勃的树,掩映着后面的城楼。我顺着城墙走,有时候就看着城墙外面的西安城,有时候就只盯着城墙上的地砖看,每走一段,就总会有几块地砖上面刻着一些很模糊的字,努力地辨认过好像也没弄懂什么意思。
其实刚开始我一个人在城墙上还是很惬意的,走一步,还能拿出像素很差的手机拍几张,脑子里想着晚上发朋友圈又该配句什么矫情话。
我一路慢慢走,摸着城墙上的青砖,真的难以想象,这些灰青色的石头,竟然已经坚守了几百年。路的一边有铁铸成的白虎图腾,下面挂着三个大红的灯笼。偶尔有风吹过,灯笼就晃一晃,我站在城墙边上,想象着几百年前城墙内外的繁华与喧嚣。
路上有西安城的古地图,各个城门区域名字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凑过去看,很多熟悉的字眼,都显得十分的大气,好像光从这些名字上,就能领略到当年盛唐的无限风光。悠悠天地间,倏忽五百年。
太阳快要落完的时候,我在城墙上考到下面的街道上有老人在树下剃头,就是那种现在已经很难见到的,穿着一件全白的罩衫,有人拿着剪刀和剃刀就直接咔擦咔擦地剪,在城墙的另一边,还有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的声音。
我去过的城市不算多,但是好像他们都给我一种很是现代和繁华的感觉,但是西安不一样。来到西安,她就给了我一种仿佛回到了儿时的小镇的感觉,就是那种,老房子石板路,好像回头就能听见外婆在喊“囡囡回家吃饭”的亲切感。
这座城市好像并没有被现代化的发展破坏了她本身的韵味,城区内每一处翘起的屋檐和或新或旧的青砖灰瓦,自有一番风情。
其实在西安的20个小时并不算顺利,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毫无准备,但另一方面我也更体验到了西安的一种“人味儿”。
从又累又饿地困在古城墙找不到出口,到夜晚迷路找不到回旅馆的方向,又到提前四小时乘机场大巴结果被告知时间来不及只能打的……可是也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人,特意停车等我上车的末班车师傅,青旅遇到的人很好的老板和室友,以及虽然收费很贵但人却很有趣的出租车司机。
西安的一日之旅已经结束了,我并没有去同学强烈安利一定要去逛逛回民街,也没有尝到心心念念的羊肉泡馍。我现在坐在机场等着又延误的航班,可是想到西安,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味道。不问任何缘由,这座城市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子的,一座充斥着中华味道的现代城市,一座充斥着人情味的千年古城。
有机会,我想我要再来一次,在逛完各种A的景区后,留两天去看看这座城市的菜市场和小学,看看这座城市的居民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