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寒门出贵子,读书改变命运。
但实际上,成功的席位已经满员了。
01
昨天看见一个故事,讲的很魔幻,又很现实。
大概意思是,博主上周去上海校招,一个来应聘的同学告诉他,之前面试的上海本地的大公司,面试官第一个问题就是:请问你家能拿出两百万首付款吗?
乍一听似乎这与面试毫无关系,也有的同学提出疑问,面试官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过去几年里公司培养起来的应届生因为看不到在上海买房的希望,纷纷辞职回家找工作,公司人员流失很厉害。”
事实上,上海其他公司的面试中也会有类似的委婉提问:请问你家的经济条件能不能支持你在上海立足呢?
博主在八年前来上海校招时,与上海仅差五万的年薪,更多的人会选择留在上海,选择大平台发展。
至于房子嘛,应聘的同学轻描淡写:早晚都能买上。
八年后的现在,仍旧是薪水不如上海的小地方公司,两个多小时里门庭若市。
很多同学都说,考虑过留在上海,但只靠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买房立足的。
名校的年轻毕业生,从小地方寒窗苦读十余年,终于来到了大城市,却匆匆毕业,面对当地的房价,他们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回到当初的起点。
一茬一茬的年轻人都被告知,努力就会有希望。
奋斗了几年后,他们就像电池一样耗尽了力气,然后被新的电池取代。
“哪怕就是这样,公司还要抱怨电池的电量不够长输出不稳定,然后划了一条两百万人民币的上岗标准。”
(来源于微博:@写不出稿苏见祈)
02
大学的室友毕业后学习了UI设计,跟着程序员男友一起去上海拼搏。
去之前,她说起上海时,眼睛中带着光。
她是从小城市中走出来的。
一米七的个子,大长腿,是一个好看得不得了的小姑娘。
家庭条件虽然不属于贫苦,但也只能算小康。
她跟男友在上海的边缘租了一间小屋子,逼仄的生活一点点浇灭了她对上海的憧憬。
“以后肯定要回去的。”她说。
晚上近十点,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在宿舍群里勉强地笑着,“这边房价太高了,总不能租一辈子房吧。”
而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Y,他是我曾经的邻居,家庭条件优越,虽然是同一个家属院,但与我家房子裂了条手指宽的缝不同,他住在精装修的小楼房。
院子里同龄的孩子太少了,这样我才有机会与他成为朋友,孩子间的友谊从来比成年人来得要容易和单纯。
由于国内的高考压力,他选择了出国留学,英国,美国都转了一遍,最终回到祖国,扎根上海。
“我家给我买了套房子,还是挺方便的。”他轻描淡写地说着他的生活。
没有房子的压力,他和他的女朋友一起在上海扎根,每天Y去公司上班,他的女朋友在家经营着自己的网店。
“反正不指望她赚钱,搞着玩呗。”在我们询问他女朋友的店铺时,他是这样说的,“一个月也卖不出多少东西,她就是喜欢搞这个。”
你看,钱不是万能的,但钱真的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比如压力。
03
这几天的娱乐圈也不太平。
相继爆出的“老赖之子”,引起网友哗然。
“一群穷女孩帮富二代追梦”
网友的这句评论引起了不少人共鸣。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初因卖口罩赚钱的小明星黄智博(说小是因为他年纪不大,没别的意思!)?
据后续新闻报道,他犯罪的起因就是:缺钱。
为了买衣服录歌去参加《少年之名》,他跟朋友合伙做起了口罩生意,结果就是锒铛入狱,明星梦碎了一地。
作为练习生,他缺少收入来源,一个穷小子揣着一个明星梦在娱乐圈里醉生梦死,最终也只能抱憾退出。
家庭条件一般,父亲生病后干不动重活,为了治病房子都卖了,姐姐早早地辍学出去打工,为了支撑父母的生活和弟弟的明星梦。
一家偶像公司的CE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智博出事后,公司只会对贫苦艺人避而远之,甚至整个行业都不敢轻易选择穷人,态度会比之前更加保守。
富二代在娱乐圈混得如鱼得水,“老赖之子”吸着人血醉生梦死,还有一堆一堆的粉丝帮忙洗白:与他无关。
穷小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与明星梦无缘。
04
记得小时候,我希望能够继续学习舞蹈,母亲只问了我一句话,你以后能靠这个吃饭?
于是我放弃了喜爱的舞蹈。
因为我喜欢,所以我知道,我没有过人的天赋,我的家庭也没有经济能力让我接受更专业的指导。
甚至于以后,我的舞蹈能不能养活自己,这些问题被年仅十二岁的我分析得透透彻彻。
我违心地说,我不喜欢舞蹈了。
你看,穷人家的孩子连喜欢都没资格。
哪怕我坚持自己学习,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导我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最终我还是需要靠文化课上大学,拿学历,找工作。
舞蹈只会浪费我的时间,让本来就不聪明的我文化课成绩更差。
而另一个女同学,跟我同样是校舞蹈队的领舞,她的家庭环境优渥,同样是喜欢舞蹈,她因为喜欢,所以走上了舞蹈专业的道路。
后来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大,她的休息日在各种各样的名师之间流转,而我只能写着我并不擅长的文化课卷子。
她的文化课成绩并不优秀,但是不要紧,她直接申请了国外的舞蹈学校。
你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是因为,成功的席位已经满员了。
05
成功的席位已经满员了。
这句话似乎并不符合正确的三观。
但这句话又是那么的真实。
阶级似乎固化,上一辈的高度似乎就是这一辈的成就。
上海名校的毕业生被两百万的首付拒之门外,而他们也曾怀揣着带着家人走进大城市的梦想而奋斗。
八年前的毕业生可以轻描淡写地选择大平台发展,因为房子“早晚能买上”。
但现在的我们呢?
你在大城市要多久才能靠自己买一套房子?
读书改变命运是我们所坚信的事情。
但在有些人眼里,读书只是锦上添花,他们的未来已经被规划好了。
不需要太多的努力,或者说,不需要有太多的压力,他们可以奋斗,可以享受,可以大胆地试错。
而我们,只能一步步地往上爬,有很多时候爬到了尽头才发现,我们连上山的资格都没有。
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让时代能够等一等新生代的脚步。
希望不久的将来,成功的席位不再满员。
源自:暖阁闲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