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作者:纪元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10月第1版)
什么是碎片时间呢?百度百科给了这样的定义: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完成某项工作后剩下来得时间,就叫做碎片时间。通常碎片时间就是指没有安排任何工作,未被计划的时间。因为零散、无规律,所以被叫做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就可以做很多喜欢的事情。如果把每天的闲余时间能够合理的运用起来也是一段不短的时间。
碎片时间随着年龄、工作、生活、结婚、生孩子等等事情越来越多,碎片化的时间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碎片感与日俱增。
于是日常生活中,脑子里的事情越来越多,大脑记得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可是记不得具体是哪些事情,需要先处理什么事情,于是焦虑和压力随之而来。这本书给了我们三个进阶技能,试着实践一下,或许就升级了。
一、初阶技能:改用时间段来规划一天,让你的时间不再碎片化。
GTD的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清单的列举办法和格式,可是往往是列出的清单要么执行了几天,要么是每天的完成情况不好干脆放弃。
本书交给我们,列出清单后,针对每天的“日常事务”按照一天的时间顺序来思考,规划时间时按照“时间段”来划分。从早晨起床开始至晚上睡觉,根据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自己的身心状态这六个要素巨鼎某一时间段内合适做哪些事情,不适合做哪些事情。
比如,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起来的“晨间”时间,有人用来锻炼、有人用来阅读、有人用来写作等等,坚持下来,会看到积累的效应。
当然时间段基本确定下来,还要不断优化每个时间段,而且如果能够利用第二大脑“清单”把每个时间段编排成步骤、变成程序,把清单里的事情分门别类地放入你规划好的时间段中,会让一天的混乱变得有层次、有秩序,做到“碎片化专注”。
二、进阶技能:学会“碎片清单”和“任务清单”,通过反思把自己捋清楚
用碎片时间处理碎片清单
找到自己的“大口袋”,养成有想法、有事情出现时,第一时间丢进口袋的习惯。这是碎片处理系统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基础,驱动整个系统处理的运转,并且减少焦虑。
书中给出了碎片清单记录碎片的原则及要点:
what:记录一切未尽事宜,包括要读的信息、要干的事情、要实践的想法。
when:念头产生后立刻记。
where:选择你用起来最随身、最方便、最顺手的工具。
how:无须过多思考,用最简短的词语忠实纪录原始信息。
why:大脑不科普,UI多想、会焦虑、会否定,不给它机会。
事情太多,你还需要“每日任务清单”
任务清单源自碎片清单,任务清单上的任务想要被执行,不能把素片清单直接挪到任务清单上,你要经过有效思考把碎片清单中的想法变成动作。
不要等到执行这项任务时才思考过程,你要在列几乎时考虑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哪些是需要别人处理的,哪些是需要你自己亲自做的。
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作者给晨间日记重新命名为“碎片化日志”,他认为晨间日记的优点在于碎片化。把我们关心的各个方面整理出来,然后分别记录。
通过对频繁地回顾各种清单和日志,这是一种更为深邃的思考方式,在总结过去的同时,为将来做准备,在回顾中我们会发现问题,不遗漏丝毫信息。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提到他自己的做法:每天晚上和早上检视清单,每周、每月定期回顾,甚至年度回顾、五年、十年回顾
三、高阶技能:逆“习”思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习惯
任何习惯把它定义为可操作的行为,这样才能开始,才能观察,才能打卡,才能坚持。
不要谈高效工作,要谈把实际扣着放;不要谈锻炼身体,要谈仰卧起坐;不要再谈读书学习,要谈记录与总结。
实际上,我们也会经常开始某一个习惯的打卡,比如阅读、整理等等,当有一天没有完成时,我们会感到焦虑,两天、三天没有完成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没办法养成这样的习惯,干脆放弃。
书中给出了这样的说法:概率就是你习惯培养的成绩,长期统计下来,如果达到60%,说明你已经养成习惯了;如果达到85%,说明你非常优秀……持之以恒不是一天不落。
四、本文作者有话说
1、关于“收件箱”“任务清单”推荐正在用的“奇妙清单”
时间管理的书籍和课程中大多会有推荐的清单管理工具,“奇妙清单”是在彭小六的《让未来现在就来》那本书的安利下使用的,因为我的手机是安卓系统。
奇妙清单普通用户免费,“收件箱”可以作为我们的“大口袋”使用,有啥想法、事情可以随时记录,定期整理,按照你自己的习惯建立各种任务清单。
2、晨间日记的坚持
从2017年2月份开始坚持每天记录晨间日记,试着每周抽出时间回顾,这样我也收获了不少:这一周工作大体情况如何?学了什么?写了什么?有什么反馈?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哪些?下周可以试着改进什么?
这样每周的学习是有反馈的,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方向,心里的满足感和坚持下去的动力是无法言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