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结队引话锋

作者: 第一等野花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08:58 被阅读83次
    青蓝结队引话锋

    当教师二十几年,由“老”师变成了真正的“老”教师。胡子虽还没有发白,皱纹却悄悄地爬上,总在不经意间笑然于世,彰显自已在这张原本光滑的脸蛋上的主权,而且不久之后势必燎原。

    二十几年里,只知道一味埋头苦干,很少想到人有时也是需要仰望星空的。

    从来都是静听别人的讲座,看别人讲台上华丽的表演,欣赏别人的妙笔生花。虽偶有触动,却往往只是星星火点,燎原之前先自熄灭。

    尚在迷航,突然之间摇身成了跟岗老师的带队师傅,惶恐之余唯有惶恐。

    搜肠刮肚二十几年来的教学生涯,成绩虽平,却喜心得尚有,草草书之,以期抛砖引玉来,剖蓝青胜出。

    记得师范即将毕业的实习期间,上课之前必先写好教案拿与指导老师批阅。指导老师用红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每次拿来之后对着这圈圈点点战战兢兢地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生怕一不小心过不了指导老师的法眼。

    遇到要上公开课时,就逐字逐句地进行预设,连孩子要回答什么,老师要说什么,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句都要一一地想好。而后请来几个同学当学生,进行模拟上课,生怕落下什么,上课完完全全变成了背课。

    可是真正到了课堂,面对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学生与听课老师,照样紧张得不行,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担心孩子不按自己的套路走。可往往怕什么来什么,孩子一收就紧,一放就乱,之前的预设变成了摆设。面对孩子不按套路的出牌,经常是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一语带过以掩自己的窘境。

    时间飞逝,一晃经年。

    现在每走进课堂之前,虽照样要对着教参,教材反复研究,但已不再预设孩子的话语,而是希望得到有不一样的见解,生成一些预想不到的东西,在引导孩子对错误答案的激辩与反思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在这藏拙与找拙的转变中,当年的青涩也渐褪去。

    茶余饭后,就着窗外那一抺阳光,细思新老教师的差别,偶有心得。

    老教师之老在于乐意关注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拿来加以讨论与交流,从而生成一些新的东西。新教师之新则是非常害怕孩子不按自己的思路走。一但出现预设之外的答案,就很紧张,从没想过要好好加以利用。

    其实,世上之事大多不按套路。就像在驾校里学习开车,即使按要求一板一眼地完成了全套动作,门门一百,科科满分。一但真正上路,照样手忙脚乱,速度加到50迈,就觉心里发慌,腿脚发软。面对随机出现的各种路况更是胆颤心惊,驾校里学的本领早已丢到爪哇岛去了。这时才发觉唯有在这种自然状态下练就的技能才是真正的本领。

    学车如此,教书亦是。“拙”是藏不住的,唯有让“拙”曝晒于阳光之下,要预设,更需生成,在辩误中不断靠近真相,方能化“拙”为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为师之道在于一个慢字。每天面对百十个孩子,资质反应参差不齐。不要奢望课堂上一讲,孩子就能给你呈上范例样的作业,令你欣慰的成绩。在你眼前的更多的是作业潦草,错误百出,成天“坐不端、行不正”的孩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更是家常便饭的事。隔三差五的还会把足够让你怀疑人生的成绩摆在眼前。遇到诸如此类的事,你可以选择怒发冲冠,暴跳如雷。亦可以选择和风细雨,轻风拂岸。在我的二十多年教学生涯里,我两者都用过无数遍。最后的感觉是“和风细雨"当属上策。因为每当你对孩子进行“狂轰滥炸”时,面对你的永远是无辜而不解的眼神。

    教育原本就是“慢”的艺术,同一片土地,不管需要你重复耕耘多少次,也都要耐着性子来。急的结果是你一个人孤独的往前冲,到最后还是得耐着性子一个个回来接。

    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到底应该传授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是一纸亮丽的分数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诚然,亮丽的分数是检验孩子学业成绩,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尺。但如果为了让孩子取得亮丽的成绩,每天题山卷海地机械训练,用塞知识套公式的方法去传授,孩子纵使拥有亮丽的成绩又能如何呢。

    教学中,为师者更应该做的是还原知识的本来面貌,让孩子去经历、去感受、去发现、去应用、去反思与激辩。孩子在这一情境下下取得的知识才能记得久、记得牢、用得活。才有利于他把学过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进而去解决以后生活中将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话说回来,孩子如果具备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份亮丽的成绩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每个人的人生观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就如这个多彩的世界。有巍峨的高山必有高深莫测的深渊;有英姿挺拔的青松胡杨,必有柔弱娇小的野花野草;有翱翔天宇的雄鹰,必有蛰伏地底的夏蝉。七彩夺目的鲜花下必有默默滋养的黑土地。正是这诸多起眼的,不起眼的,高傲的,谦卑的种种物体铸就了精彩的世界。不谓不争,而是认清了自己的特质,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即使只是一片浮萍,亦安享飘摇的乐趣。

    既然选择当了老师,从此之后,“老师”一词将成一生的烙印。纵观历史,“老师”更多代表的是清苦而自律,安贫与乐道。基本与大富大贵,出人头地,衣锦还乡之类词语无关。

    在清贫之际亦有许多为人师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提升而名声显赫。成“人师”之师。虽不一定脱得了清贫之帽,然亦在本行之中如鱼得水,风华尽显。

    正所谓“埋头苦干一辈子不如敲锣打鼓一阵子”。如果觉得“挥洒青春润幼苗,不悲寒冬草戚戚。蜡炬成灰终不悔,一生甘为孺子牛”,不求名,不求利,但求桃李芬芳满天飞是你的人生志向,尽可选择埋头苦干。如果想当敲锣人,那么每年准备几节质优价高的“公开课”,尽可能去参加各种课堂比武,撰写发表各种论文,心得,随笔等等,坚持几年相信会有所斩获。

    以上几点,略草书之,若有所得,幸甚至哉。为师之路,既坚且长,相聚不易,师徒是缘,以吾之经,筑彼之梦,正误莫辩,共勉当之。

    青蓝结队引话锋 青蓝结队引话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蓝结队引话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zs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