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是一句俗话,当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尝试向我们的沟通对象传递信,但是却发现结果是白费劲,对方根本就听不明白时,我们往往会用“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来解释,然后从中得到慰藉,因为问题不在自己,而是对方理解力有问题,或者说对方没文化,因此对方负全责,而自己完全免职。
事实上,当我们站在沟通的视角来看找这个问题时,是不是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秀才遇着兵,就该有理说不清吗?秀才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沟通方式让“兵”听得明白呢?
1.知识的诅咒——为什么会有“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知识的诅咒”来源于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在斯坦福大学所做的关于一个简单游戏的研究。在这个游戏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每个敲击者会拿到一张有25首名曲(针对美国人民)的清单,例如《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每位敲击者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中挑选一首并通过敲桌子把这个节奏敲给听众听,然后让听众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
在实验过程中,敲击者在这25首名曲中进行选择并敲击了合计120次,而这120次中仅有3次被猜对,命中率2.5%,而在敲击之前,这些敲击者都被问到了同一个问题:“你认为对方有多大概率猜出你在桌子上敲出来的歌?”这些敲击者对该问题提供的答案的平均数是50%。
50%的预期和2.5%的实际情况,这中间的巨大差距就反映了“知识的诅咒”。
维基百科上的解释:知识的诅咒是一种认知偏见,指的是当一个人与其他人交流时,不知不觉地认为其他人有相似的背景知识。
更通俗的解释是:一旦你知道了一个信息(学会了一样东西),你就很难重新回归到尚不知道这件事情时一头雾水的归零状态。
也这是因为“被这些已知的信息所“诅咒”,秀才已经很难想象你不知道该信息(没学会该东西)的情景,因此无法设身处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去解释这些信息,这就导致了“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类似的情境在工作和生活中比比皆是:老板在会议室生气的跺脚:“我讲了多少遍了,可是你们为什么还是不明白!”家长在孩子面前恼羞成怒:“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说了这么多次了怎么还是不懂!”......
2.降低理解成本——秀才遇着兵,有理说得清
认识到“知识诅咒”的存在,就应该提醒自己:受到教育、个人经历、成长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理解习惯和理解能力,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一事实,仅仅是自以为是的认为既然自己所传递的信息是有价值的,受众应该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理解鸿沟”,也即“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而降低理解成本则是消除“理解鸿沟”的最佳途径。降低理解成本的思路是:首先分析受众的理解习惯,要知道人们更容易对易于获得和易于理解的信息印象深刻;其次,保持开放的心态,根据受众的特点,改变沟通方式主动拥抱受众。
让我们看看那些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作品,只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一直为人们所称道,理解成本几乎为零是一个关键原因。
比如大家都津津乐道的《西游记》,其实里面的唐僧并非历史上的真实唐僧,但是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而鲜有人知道《大唐西域记》中对于唐僧这一历史人物的真实记录。
再如更多人对于三国时期历史人物的印象大都来自于《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而较少的人会去主动读作为史实的《三国志》。
即使《西游记》、《三国演义》
3.学会换位思考——跟谁都可以说得清理
真正的秀才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