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万圣节很搞怪,对小朋友可能不是那么回事。
万圣节来临,商场挂了很多万圣节的装饰,如果你仔细观察,还能偶尔看到有小朋友戴着巫婆的帽子,或戴着骷髅面具。
最近有妈妈说,全家人趁万圣节来临,浩浩荡荡去鬼屋“探险”,结果家里两个小朋友,一个3岁,一个5岁,竟然在门口看见狰狞的恶魔形象便“哇哇”大哭,结果全部人只得沮丧而返。妈妈说:“跟孩子们解释了很多次,说那些鬼啊,妖怪什么的都是假的,即使能动的,不是机械的就是人扮的,但孩子就是害怕,怎么回事啊?”
其实,小朋友过小,不适宜过万圣节逛“鬼屋”。
▶为什么小朋友越小,越容易莫名害怕?
如果你曾经在小宝宝面前敷过面膜,就一定会发现,当你突然脸盖苍白的面膜被小宝宝遇见时,他们一定会惊恐地看着你,即使你跟他们说:“宝宝别怕,我是妈妈”,宝宝才不理会你的声音呢,他们可能会慌张逃跑,或许干脆恐惧得瘫坐在地,崩溃大哭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泛灵论在幼儿的思维中存在。知名儿童心理学家J.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中发现,孩子越年幼,越会把有面孔的或能移动的事物看成跟自己一样有生命、有意识的生物。并且,他们越年幼,越难以理解事物的可变性。比如在宝宝的印象中,妈妈是长头发,两道弯弯的眉毛、高鼻子和小嘴巴,当妈妈敷了面膜,即使能听到妈妈的声音,但面前的苍白面孔让他们恐惧,因为他们难以把这张脸孔视同为妈妈,而只是当作一个会动的恐怖的怪物。
在小朋友成长的不同年龄,我们不难找到一些相关的细节特征:
一个7,8个月大的小宝宝,看到一张脸蛋丑陋的人看着他,他会无故大哭;
一个2岁的小孩,当他看到绘本上有魔鬼或怪兽等尖牙利爪的图像,会惊恐地跟爸爸妈妈说“害怕”;
一个3,4岁的小孩,在跟随爸妈旅游时,看到阴森面孔的雕像或树怪模型,会面露不安而想离开;
一个5,6岁的孩子,经常会反复问爸爸妈妈,“世上是不是真的有鬼”,“鬼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怪兽是住在森林的吗”……
因为幼儿思维的特征,决定了小朋友参与刺激的万圣节游戏可能会有负面影响。
▶孩子多大才能过万圣节逛“鬼屋”?
如果你只是让一个3,4岁的小朋友戴一顶巫婆帽子,这是无关紧要的,部分3,4岁的小朋友也不太抗拒不够可爱的万圣节面具。但如果要参与万圣节游戏,父母们最好谨慎对待。
因为很多万圣节的游戏是年龄较大的孩子和成年人化装成恐怖的恶魔形象,然后搞恶作剧或惊吓其他人,这样的游戏,小朋友5,6岁后才可以适度地接触,并且父母决定带孩子参与玩耍之前,还需要将相关细节告诉孩子,最后询问孩子的意见;父母还需要在玩耍中经常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感觉不安,最好及时中断。
父母们最糟糕的做法,是莫过于强迫孩子参与,更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过于胆小和懦弱,他们以嘲讽的语气调侃孩子或激怒孩子去玩,以为能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事实上,父母这些做法不仅不能让孩子变得勇敢,还可能增加孩子内心的恐惧感,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影响孩子往后几天的行为和情绪,部分心智脆弱的小朋友,还可能会落下一辈子的阴影,这是不可取的。
前年,有一位妈妈跟我说,她5岁的儿子被吓坏了。因为她带着儿子参加了单位的万圣节Party。一开始小男孩就感觉有些紧张,到中途时,一个浑身裹白布的“鬼”从房间里冲出来,把他抱住,小男孩瞬间就被吓晕了。醒来后,孩子浑身发抖,不停地问妈妈“白色鬼走了没”,他晚上拒绝一个人上洗手间、也拒绝一个人洗澡和睡觉,妈妈抱着时,小男孩的额头一阵阵地冒冷汗……妈妈一直抱着孩子,抱到后半夜才累得睡着了……第二天,小男孩拒绝出门上幼儿园……一直过了两周,孩子才慢慢恢复情绪,但似乎安全感严重缺乏,在幼儿园也不玩耍,喜欢坐在角落东张西望。后来,这位妈妈的单位明文规定:小朋友一律不许参加万圣节Party。
不过,如果有可爱版的万圣节游戏,比如所有小朋友们装扮成可爱的松鼠、大象、斑马等形象,房间也灯光明亮,这类是合适年幼小朋友参与的。所以父母们要做好选择。
有句话说得很好,什么是善待孩子?就是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当孩子心存恐惧,父母别妄想用恐惧驱散恐惧,这是有悖于小朋友的心智成长的。当孩子的心智足够成熟,孩子会在自发的好奇心下,在某一天决定探险,“勇闯”那些一度曾经让他们感觉恐惧的小小世界。
所以,爱孩子,就是陪孩子做合适的事。
关键字:万圣节;宝宝心智;幼儿心理;亲子育儿;早期养育
幼儿说,(亲子)心理咨询师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