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社会调查实践
前言
我的暑假(上)
我的暑假(下)
二、总结
前言-社会调查实践
大学生作为一名成年人、准社会人,在成为巨长社会分工链条上的一节之前,需要学习必要的技能。这是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是学校设立的初衷。公立学校为工业化培训工人,而更高等的教育是为更专业化的工作培训拥有更复杂技能的工人。
当工作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从事这项工作就需要接受更长时间的训练。
工业化时代来临之前,儿童最晚大约在14岁就要参加工作,如果是在农庄(那个时代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参加工作的时间就更早。如今,只要一个青少年读大学,他就要等到21岁或22岁才开始全职工作。如果再读更高的学位,比如医学博士或哲学博士,可能要拖到30岁才能完成学业。
上述这段话摘自《黑客与画家》,所描述的是美国的情况。想一下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劳动最光荣”。在他们那个时候,男孩子生下来就会被当做劳动力来看待,而不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小生命。
我们这些毕业生在雇主面前就像刚毕业的高中生,值得付工资的部分只有时间和力气。
精细的分工导致专业化,专业化带来两个重要的结果:一是事事专业化进而事事都只能让专业人才来做(尽管从结果看并不是必要);二是一个人想要纳入这种分工体系不需要再耗费四年之久。
这两个重要结果,前者导致雇主不得不去凭借文凭去筛选求职者,而不放心让毫无经验的人去放手一搏。之前是隔行如隔山,现在是隔行如登山——跨行业反而能够打破藩篱,做出创新。
后者导致一件事正在以很大的几率不断发生:考上大学的人要用四年时间学习一门毕业后无法立即投入实践的三脚猫功夫。最好的情况下,这种学习也不过是遥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的练习。
除了学校教学与工业化进程的严重脱节,学校这个建筑群围出来一小片特殊的较为封闭的环境。这里的封闭不是说限制你的进出,而是限制你的头脑。
在学校这个小世界中运行中一套独有的规矩。比如绩点、总分什么的。这套规矩只在学校里管用。大学被戏称为一个小社会。我现在不认同这个看法。
小社会的意思是说,大学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这样说很容易对外面真实的社会产生一种误解:外面只是更大而已。确实,外面的真实世界很庞大,以至于在缩小的过程中会模糊掉很多必要的细节。少了这些细节,社会的定义显然就不适合了。小社会是一个易于理解大学的简单比方,对理解真实世界有害无利。
在校外,一个广袤的真实世界,支撑其运行的是另外一套完全不同的规矩。因此,我们要去身处其中,亲眼观察,亲手尝试。
我的暑假(上)
期末考试的前一个月,我就已经在计划暑假要做什么了。我不回家,准备找一间房子,找一份运营公众号的工作。经历了一些曲折,这两件事我都做到了。然而,我的暑假依然没有过成我预想的样子。
这是学校和真实世界的第一点不同。学校长期是风平浪静的,没有值得欢呼雀跃的进展,没有值得不醉不归的喜事,同时,也没有值得以泪洗面的悲苦。而真实世界仿佛随处都隐藏着一个开关,一不小心触发一个,就引起连锁反应。即使你小心翼翼,也难保不会有厄运找上门来。
比如,我在租房过程中遭遇中介的暗算勒索。当勒索电话打来时,我感觉五雷轰顶。这种危机时刻是一个按部就班上学的大一新生不会遭遇的。进入大学要交学费,进入社会同样要交“学费”、智商税。
这是学校和真实世界的的第二点不同。学校里的考验本质是还是游戏,没什么真实伤害。考试没过,可以补考;补考没过,可以重修;重修都不行,可以等毕业了再想办法。然而在真实世界里,陟罚臧否,反馈及时明了。做对了,说不定就有糖吃;做错了,肯定会有鞭子落下。
我的暑假上半场有些坎坷,我选择回家,开启下半场。
我的暑假(下)
家和学校都是我熟悉的地方。如鱼得水。
这是学校和真实世界的第三点不同。学校里很难面临真实的压力。而真实的厚重的压力才是锻铁时的锤击。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少了真实的压力,一个人就像一块铁,没有足够的锤击绝不够坚硬。少了真实的压力,你又很难从一个人的选择中看出点什么。一个人在说实话不会带来任何坏处的情况下选择说实话并不代表什么。反而在敌人的枪口之下还能坚持真理的人才真称得上“正义勇敢”。压力之下的选择的才是真选择。
然而,这并不是说学校就是个无忧无虑的天堂。学校里最大的真实压力是无聊。晚上躺下时,你不会知道明天会是怎样无聊的一天。早上起来时,你不知道今天又会怎样得无聊。我相信,那些每天行程排满的人只不过是像吃了短效避孕药,无聊会来得更规律,也不会出现非常无聊的情况。
同样,家里也会很无聊。成年之后,跟父母见面的频率最好不要高过一个月一次;跟父母提出一个屋檐下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周。这是保持亲密友好氛围的要领。
这是学校跟真实世界的第一个相同点。学校里很无聊,成年人的真实世界更无聊。好在真实世界里的成年人都有一份工作,而学校里的小大人把能用来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对抗无聊了。
家庭、学校、真实世界,这三个地方成了兔子的三个洞。当待在某一个地方倍感压力和威胁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择逃向剩下两个洞之中的一个。到了暑假末尾,就会有人像我一样想逃回学校。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在毕业头几年偶尔还喜欢跟学弟学妹插科打诨,抒发一下“上学的日子”真好之类的感慨——可当初他上学可不这么想,大概是因为真实世界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想逃回学校,但又摆脱不了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总结
在真正下水之前,试试水温是必要的。社会调查实践亦是如此。社会实践不仅能了解社会,还能了解自己。因为你在实践的过程中:
你靠自己做出选择;
你靠自己执行选择;
你靠自己承担结果;
这个闭环是真实世界中最基本的一个规矩。真实世界五彩缤纷、鸡毛蒜皮,但规矩就是规矩,是一种简单、坚硬的存在。懂得了这个规矩,就学会了在真实世界游泳的第一步:浮起来。浮起来关键不是用力去击水,而是能放弃用力,转而利用水的力量。在水中浮起,就像在真实世界中首先要理解规则,然后当你想要游起来时就要学会利用规则,当你想要激起浪花时,就到打破规则的时候了。
浮沉的状态要持续好几年。不是四年。甚至没有一个固定期限。起码你看不到一个时间点,而你看到的是大量的Deadline。这个时候,学生身份所掩盖的差距就裸露出来了。某个同学,某个朋友,某个同学的朋友,某个朋友的同学……在你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你有一群朋友,一起抵御孤独、无聊,等你加入了成年人的真实世界,你不仅要经常一个人抵御孤独、无聊,还要偶尔遭受来自同学朋友的优越感暴击。
你也没有一张课表,提醒你每天什么时候学习,学什么。真实世界中的学习极具功利性:做事就是学习。遇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就要去学习。为了解决问题,我们等不到洞悉事物全貌的那一刻,我们也等不来最优方案。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只要你行动了,就会得到一个反馈。根据反馈,你就可以调节你的行动,尝试产生新的结果——这就是学习。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期末考试,也没有人给你发证书了。
其实总结就开头应该只写一句话:经初步调查,社会真操蛋。
然后下面紧接着一段话:幸亏我还年轻,世界上还有漂亮的风景值得去看,还有美味的食物值得去品尝,还有未竟的事业值得去追求,还有未诞生的伟大值得去创造,还有各种有趣的东西值得去尝试,还有爱情值得去浪费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