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在路上读书
世界如此浮躁,我们该如何活在当下

世界如此浮躁,我们该如何活在当下

作者: 文盲读书1 | 来源:发表于2017-09-19 18:17 被阅读97次

世界围棋冠军柯杰完败于阿尔法狗(AlphaGo),抓住它(Grabit)仅用八小时便可制造六百双耐克运动鞋,国产停车场机器人帮你一分钟搞定停车难问题。

如今的世界越来越疯狂,科技发展的飞跃令人忧心。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有关人工智能的怒怼方兴未艾,马云的“三十年后失业论”再掀波澜。

就如同有一句关于男人与女人的思维差别的话:男人只想着世界会怎样,女人却总想着我要怎样。

可是如今,恐怕女性也不得不考虑世界到底会怎样了吧。

有关科技毁灭人类的言论,在数百年来始终争执不休。

人类的将来,到底会怎样?是真的被亲手所创造的科技摧毁原有秩序,还是向Ⅰ型文明更进一步。

我们不妨从赫胥黎所著的《美丽新世界》中寻找蛛丝马迹。

小说的世界围绕着集权主义所展开,要探讨后面的其他问题,必须从《一九八四》的大国争斗着手。这个问题不解决,《美丽新世界》中的所有观点都是空谈。

全世界到底会不会变成一个国家?

我认为答案是有可能的。维京人、古罗马帝国、拜占庭王朝、波斯铁骑、大元王朝等,均以武力的形式曾经雄霸一方。尤其是成吉思汗治下的元朝,若是他多活十数载,征服欧罗巴大陆,也不无可能。

唯一能让一个国家统治全世界的方法便是武力征服。

契约的作用,从来就是为了被撕毁而存在;规则向来是被用来打破的。跳出框架的束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纵观当世军事实力,美国当拔头筹,但未强劲到能横扫八方诸侯的地步。中国、俄罗斯、印度、英法德意,也非泛泛之辈,故而现代战争远非冷兵器时代,仅仅靠着兵力雄厚,游牧民族强悍精神就可以取胜。高科技武器,得当的战略布局,针对性的战术打击,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在。

美元欧元的缠斗、叙利亚代理人之争、阿拉伯国家拉帮结派等,都凸显了地缘政治的重要性。

地缘政治和资源的关系

地缘政治的目的是依仗政治、军事、经济,控制资源或控制资源的主动性,达到强于较周边邻国的整体各方面综合势力,保障本国民众的基本利益。

政治,从来没有道德可言。暂且不从道德观进行批判,仅根据上述论证,可以得出资源的重要性。除宗教、种族、历史纠纷以外的所有现代战争,基本都是以资源争夺为根本展开的。譬如:

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种种雇佣军的区域化作战和一系列的刺杀行动。

当然,美苏的冷战,也同样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资源的争夺,无非是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稀有贵金属、高科技专业人才等等。

即便今天的页岩气可取代石油、古老的炼金术已实现将贱金属转化为贵金属,但碍于成本投入与产出效益,科技有待进步等原因,一时之间尚难取代。未来或有可能。

世界人口膨胀问题

可见,科技与战争的关系非常紧密。当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遥遥领先,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有可能的。其目的不只是资源的博弈,更重要的是满足国家日益膨胀的人口问题。

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提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便是人口问题。

公元元年,地球人口约2.5亿;

十六世纪,攀升至5亿;

十八世纪,抵达7亿;

二十世纪初,迅速膨胀至20亿;

时至今日,世界人口已突破73亿关口。

人口膨胀带来最大的问题是民生。民众就业率高、生活宽裕,便可给社会带来稳定。社会稳定意味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繁荣昌盛。这是个体与整体的共同诉求,也同样是矛盾最尖锐的冲突。

因而导致国家为了民众的利益,实现政治上的自我保护。自由经济产生闭环,内外贸易标准不一,军事演习彰显大国风采,他国干预凸显国家地位等等。

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民生与国家的矛盾会日益尖锐。失去民心,即代表政权旁落。通过战争掠夺资源,“维护”本国民众的利益和诉求,是唯一有效,且最为便捷的途径。

美苏的冷战,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才形成了地缘政治这样一个极为矛盾和复杂的理论。

集权主义发生的可能性

假设在未来若干年后,真的发生此类情况,某一国统治世界(几率极低,但有可能);同时考虑到现有社会体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宗教主义等,都将不再适合科技所带来的时代跨越,必将催生一种新型社会制度。

《美丽新世界》中的假想是集权主义,这是有可能的,也不乏其他体制的可能。现在未能设想和建立,不代表今后不能,请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智慧。

在建立一个新型国家时,中央集权制是最快速有效的制度。尽管会丧失部分民众自由和平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制度确实可以起到迅速稳定社会格局的作用。历史留给我们太多的借鉴和经验。

而这种集权主义又不同于以往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它是建立在为民众谋求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的统一化管理手段。它与巴黎公社,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共同点是:通过国家整体建设为民众创造福利;不同点是:它依然逃不过专权统治,阶级等级的建立。

这是整体与个体的矛盾。

历来整体与个体的矛盾堆积到一定的临界点,冲突将不可避免。

因此,为了实现全民共裕的伟大进程与目标。消灭个体,追求整体的一致性似乎成为一种必要的统治手段。

个体与整体的矛盾

照这样看来,《美丽新世界》里的,“阿尔法(α)”、“贝塔(β)”、“伽玛(γ)”、“德尔塔(δ)”、“爱普西隆(ε)”五种分工不同等级制度,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的发展需要不同阶层的共同努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人都想着坐办公室当白领,技术活、廉价劳动力工作谁来干?

书中利用试管制造克隆人,进行类群量产,达到消灭个体差异性,保持整体的高度统一的目的,根据等级划分工作内容,各司其职。这不是什么先进的理念。

克隆人技术早已有之,只是目前各国遵循道德伦理等因素,禁止在人体使用;固定岗位,各自干好自己的本份,本就是金字塔管理模式。

为了消灭个体化的自由思想,光靠试管婴儿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再“纯洁”的胚胎源,也是人类的胚胎,它本身就是个体。所以,消灭宗教、文化、历史,自幼通过五感灌输奴性化的传导意识,可最大程度将个体性降到最低。

不管如何奴性化,人类生理的本能是无法磨灭的。喜怒哀乐、吃喝拉撒,还有性,这些还保持着人类的基本状态。

按照赫胥黎的设想体系,用类似于吗啡的药物对人类进行控制,使他们对其产生依赖。一旦个体用意志力挣脱思想束缚,就有了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整体不为个体的反抗所崩溃。

《美丽新世界》中的悖论

这样的假设,从某种程度上成立,但同时也忽略了一个人性的问题。专权统治者自身的个性问题,人多少是有私欲的,假如这位领导人心态发生转变,集权主义将变为封建帝王制。又或者在他死去后,谁来继承?

书中有药物制定人类的寿命,在未来科技发达后,我们不能武断地说世界上没有长生不老药。或许今天没有,未来难保不会有。

因而前者发生的可能性更高。

综上分析,统治者的个体性,决定了《美丽新世界》的未来集权主义几乎不可能发生。若是真的发生,人类将趋近于毁灭的边缘。

文学作品的警示作用

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野人。

根据赫胥黎的设定,他是远远落后先进文明的土著人,生来带有试管培育基因,却落入“野人风景区”,读到莎士比亚的著作,产生了个体化思想。换而言之,通过文化熏陶,逐步找回了人类的本性。

这个设定很难站得住脚,从幼年起接受文化、宗教的读物影响,确实可以找回人性。但将文化和宗教思想转化至那些已成年的试管人,就有些牵强了。一个长期以来被思想禁锢的人,很难通过短期的文化和宗教交流,改变自身价值观念,就像长期在狼群里长大的人,要改变固有生活习惯是相当难的。况且,文化和宗教的灌输,并非强制性,还受到精神药物的控制。这种理论存在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

此外,既然集权主义已然统治世界,销毁所有的历史证据,为何要单单腾出空间,保留“野人风景区”,书中的观点是警醒试管人。可把“野人”全部消灭,岂不更好?

《美丽新世界》是一部文学作品,作者以社会现状,根据科学理论,按照自身思想假想未来世界,其目的在于为后人敲响警钟,切莫再发生乌托邦此类事件。因为乌托邦理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当今社会的问题

书中的世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未必可能发生,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相互矛盾的理论体系。但作者提出对未来的担忧,事实上一部分已经成为现实,今后还有可能愈演愈烈。譬如:

世界人口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民生矛盾将日益凸显,民众和政权无法达成一致,导致民粹思想的诞生;

科技所带来的两面性,一方面确实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在剥夺人类的工作岗位;

资源是有限的,当资源临近枯竭,科技手段无法跟上,实现再生资源或替代性资源,地缘政治冲突将频繁发生,为局部或全局性的大规模战争提供滋生的土壤;

时代的进步,使宗教与当今社会格格不入,一旦人类丧失从善的追求,社会格局将更为动荡;

文化的沉沦,势必影响人类心理,功利将扭曲人性,演变成一个充满物质的社会;

极端的贫富不均,使得社会制度分崩离析,届时若无法制定适应时代走向的新型社会制度,世界体系将变得混乱不堪。

我们的心态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界的自我平衡机制。

目前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不代表将来不能解决。

战争的确有爆发的可能,但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决心,将会使各国结成同盟,共御寡头的野心。

与其忧心未来会如何,不如活在当下,享受人生。

人类主宰地球,短短数千年。没有人类,地球一样转。

既然人类都可有可无,谁又能说自己很牛逼呢。

少一些骄傲,多一分谦和;

少一些浮躁,平静自己浮躁的心;

少一些功利心态,让自己活得更快乐一些。

这样岂不更好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如此浮躁,我们该如何活在当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jw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