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出生就受到爸妈最多的疼爱,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家里第一个孩子,更多的是因为她长得实在太可爱了,每个看到她的人都忍不住夸这个小姑娘长得真漂亮,头发又密又黑还有一点点卷,圆圆的小脸蛋上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而最漂亮的还不仅仅是那双大眼睛,而是那一个挺挺的鹰钩鼻,像一个洋人那样的鹰钩鼻,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时,我总开玩笑说:你啊!就不是爸妈亲生的,你看爸爸和妈妈都没有你这样的鼻子,你一定是爸妈从那个洋人那里捡来的。她就笑笑算是回答。
![](https://img.haomeiwen.com/i7772934/04864ab53c8aca3d.jpg)
小时候作为家里的老大,她责无旁岱地承担起了一个大姐的责任照顾我们这3个小的弟妹,但也有很多次,妈妈总说她是我们家四个孩子里最调皮捣蛋的,为了她,妈妈可是操了不少的心。可是每次她也替自己辩解说她那样做,都是为了保护弟弟妹妹们。
小时候爸爸一年到头在家没几天,而上个世纪60、70年代老百姓的生活那叫一个苦啊!连饭都吃不饱,你想想是怎样一种无奈。大集体劳动下村里几乎没有哪一家能吃饱饭。妈妈更是有苦说不出,因为别人老误会我们家有爸爸在外当工人,就有钱就能过上好日子,可实际上爸爸的那点工资也就够养活他自己,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照顾家人,除了过年或回家时给孩子们买件新衣服,他几乎没有钱或物顾及家人。
妈妈说姐姐哥哥们小的时候经常吃红薯充饥,平时吃饭几乎也没有菜,因为连炒菜的油都不是常年都有,连盐很多时候也是用卖鸡蛋的钱换来的,即使是过年也只有孩子们在大年三十才能吃到一顿肉,大人们就只是尝尝肉的滋味但不敢尽兴吃,因为要留着正月里招待客人。
所以平时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吃红薯加咸菜过日子,二姐七八岁由于营养不良生病了,医生说不能老吃红薯要吃一点米饭,可家里经常断米,于是妈妈就用一点点米熬一些很稀很稀的粥给她吃,而且还只有一小碗,二姐说她记得那就是一碗米汤,里面没几粒米,只是米比清水稍稍浓一点点罢了,也不过是勉强维持二姐的一条小命罢了。而她和哥哥就只能吃红薯长大。
后来她们上学了,她的笔老是掉,妈妈又要想办法凑钱买笔给她,因为家里本来就没有足够的钱,有时连买盐的一毛钱都找亲戚借,所以有时候妈妈买笔买多了难免也很生气就会打她。不光经常替她买笔,她还经常跟人打架,有时甚至跟男生打架,其实她就是记性不好笔才会老掉,也被人利用有些人知道她的个性直接拿她的笔去写罢了,反正她也不记得自己的笔放在哪。
打架就是因为爱逞强,发现自己的笔不见了,而某人的笔又很像自己的那支,于是想要夺回来罢了。当然有些时候打架不是因为笔,可能只是与人玩的过程中产生一点矛盾她就动手打起来了。但长大成人回忆往事每次提到打架她都说是别人欺负她,她不过是正当防卫而已。
说她没有带弟弟妹妹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我们家爷爷只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中,因为爸爸是遗腹子,连爸爸都没见过爷爷,奶奶也是爸爸三岁时就改嫁了,爸爸是他的爷爷我们的老奶奶(衡阳话,即曾祖母)带大的。所以妈妈说她是带着弟弟妹妹长大的。
只是她究竟是个孩子,有一次带着还几个月的弟弟我唯一的哥哥在山里玩,她把他放在一颗树下,让他睡在那里自己就跟小伙伴们玩去了。直到快回家时才想到弟弟,可是她竟然不记得弟弟放在哪儿了。后来一帮小伙伴们帮忙才找到。其实也不能太责怪她,因为她只比自己的弟弟年长六岁,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承担抱弟弟出来玩,本身已经很棒了。
我出生时她快13岁,不过带孩子的经验还是欠妥,妈妈说有一次抱着几个月的我,竟然把我摔到地上,而且还是石头地上妈妈说我的头都摔得有点软了,但那时也没有钱去看医生,也是我命大差不多过了个把星期也恢复正常。
我几岁时2个姐姐争着要带我,因为带我就不用跟着妈妈去田里或菜地里干活了。2个姐姐同时背对着我蹲在地上,让我选择,但很多次小小的我都会选择二姐而不选她,尽管二姐比她还小三岁,但是二姐做事稳重,带我也相对有责任,抱我时不会让我摔到地上。很多年后我们也会拿这事笑她,她总是说其实也就摔过那一次而已。
但我还是喜欢她的,因为她喜欢打扮我,而且她是很会打扮人的,小时候我是家里老满,妈妈看我是最小的孩子,让我吃奶吃到大约3岁才断奶所以体质还比较好,体重一直稍稍有点偏胖。而人在小时稍胖一点还是蛮可爱的,是吧?她喜欢给我梳头扎辫子,各种各样的发型,尽管家里穷没多少漂亮衣服,她还是通过各种方法打扮我。
而且她的手可巧了,织毛衣,钩围巾,编花边,剪纸等等。她打的毛衣,花样奇特,每个看到的人都夸好看,而且那时她也没有看书去学习各种花样,她都是自创,而且自创得还很成功。因为手巧,很多亲戚朋友都请她帮忙打过毛衣。包括用来钩针给毛衣配上好看的花或是花边。她的心灵手巧是我们的家的一大骄傲,那时我总自豪地跟朋友说,我大姐织的毛衣那叫一个漂亮,你们看!然后炫耀自己身上正穿着的衣服,每次总会引来一片羡慕的眼光。
除了心灵手巧,她还喜欢唱歌,而且唱歌水平跟宋祖英有得一拼,小时候她经常唱歌给我们听,外面流行什么她就唱什么,什么《年轻的朋友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粉红色的回忆》等等。当然也教我们唱歌。在我心目中她就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我的人生第一歌就是她教的。直到现在她也还喜欢唱歌,作为娱乐和消遣。
直到读初中她才不跟人打架了,一方面长大了也知道一个女生跟人打架总是不好,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出落得越发好看了,男生们开始觉得这么美的女孩,讨好还来不及怎么好意思跟她打架呢。
十五岁那年的一天她突然肚子痛,不愿意去上学,妈妈也没在意还催她去上学,她也听话真的去了,可是她后来痛的在床上打滚,老师最后通知家长,妈妈只好送她去医院治病,当时送的可是衡阳市人民医院,因为医生判定是急性阑尾炎,里面都有脓了,需要立刻动手术,十五岁的她肚子上就这样被开了一刀切除了阑尾,这是她人生的第一场大难,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还是很苦很苦,照样吃不饱饭,妈妈说家里的鸡蛋都要卖掉换钱买盐,所以动了手术的她出院后几乎连鸡蛋也没能吃几个。
每次讲到这里,妈妈都是满满的愧疚,但是妈妈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家里条件就那样,爸爸常年在外顾不上家,家里妈妈一个人要养我们四个孩子,她也是满肚子的委屈无人倾述。妈妈说那时她眼泪都快苦没了,为了给她凑钱动手术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找人借钱,才好不容易筹够那笔手术费,所以哪里找钱买一点肉啊蛋啊给她补身体呢?
所以她动手术后也是可怜地继续吃着红薯盐菜,这些都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创伤,长大后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责怪妈妈的。于是她变得更加叛逆,因为动手术耽误了学习,本身她对读书也不感兴趣,后来初中毕业也就没再上学了。但她毕业后也没有老老实实跟着妈妈做事,经常跑出去玩。妈妈有时气的也会打她。她就是一个外向的人,不喜欢呆在家里。
十七岁那年她谈恋爱了,找了一个男朋友,男方是我们邻村的一个帅哥,她还带着我去他家玩过,这是她的初恋,但最后却也是分手的下场。妈妈说本来她是想早点嫁出去逃离苦家庭的,可是人生的事,有时候是不会按照计划进行的。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我姐夫,21岁那年就嫁人了。姐夫家是出了名的穷,比我家还穷,但姐夫人很好,对她很体贴,生了2个外甥。
她还是喜欢唱歌喜欢交朋友,只是毛衣却是不打了,因为现在的人都不怎么打毛衣了,用钱直接买毛衣穿,她由于早年动手术没什么营养视也差了一些所以也不打毛衣了,有那时间她说还不如K歌去呢!而且还是保持着一颗爱美的心,平时总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轻很漂亮,就像她的名字,永远都是美美的。
她就是我的大姐,阳家的大小姐,连她的名字我有时也开玩笑说爸妈给我取的名字太俗气想跟她换一下,她说好啊!可又怎么换得过来呢!我总觉得我家三姐妹就她的名字最好听,云----还是一朵美丽的云,想想都美都自由,她的性格也像一朵云,喜欢自由喜欢交朋友,不喜欢束缚,有自己的个性。
最后用琼瑶的那首《我是一片云》结束这篇文章,祝愿我亲爱的大姐永远开心,永远保持一颗年轻而美丽的青春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