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我想很适合女孩子去看。大概男生之间的感情与女生之间的感情大不相同,对于电影中的安生与七月之间的感情,我有些能理解,又不完全懂得。解读很多是从情感上来作切入,我换个思路,想说说关于人生的看法。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活成了七月的模样,却又想像安生一样活着。
并不是像她那样居无定所,而是轰轰烈烈不顾一切地去过自己的一生,不顾一切地爱,不顾一切地恨。又偏偏难以做到。不是没有勇敢过,也不是没有热血澎湃地像个傻瓜,一本正经地要燃烧自己,可是最后还是屈服于规则,安守本分。
聪明的人都知道趋利避害。傻孩子才会固执地撞得遍体鳞伤。
年少时,我们羡慕成功的人,更容易嫉妒原本和我们相同却拥有更珍贵东西的人。七月在浴室和安生大吼,我是这个世上最爱你的人,除了我之外还有谁会这样无条件地爱你,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那样气急败坏,那样声嘶力竭,说出口的话如刺刀一样锋利而赤裸。
十七岁的安生离开的那晚,安生哭了一夜,不是因为离别,而是因为她明白了一件事。
人生不是所有事都能和人分享。
我们终究更爱自己一分。
学会了解他人的眼光是多么重要的事,读得懂羡慕,读得懂喜欢,读得懂厌恶,读得懂蔑视,才能在人群中毫发无损地保留自己。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让别人看出他有多聪明。
可聪明的人,活的又多么孤独而脆弱。
电影里有一段对白,安生说我做孩子的坏妈妈教她打扮,你做她的好妈妈教她读书。七月说这样的话那也应该我是坏妈妈。
比起装作一个他人眼里的好孩子,能像安生那样坦然地生活,或许是七月更想要的吧。
而那个看似不羁的安生,其实内心里追求的是有家可归的安定,她不断地爱上一个又一个人,每一次都拼尽全力,可最后总是一无所有。
恨自己是个怕孤独的人,偏偏又爱上自由自私的灵魂。
或许真的,七月更适合流浪,安生更需要安定一生。
安生流浪的时候,住的地方残破凌乱,爱的人窝囊颓废,而七月的旅行镜头,却是唯美而柔和。七月没能过上父母想让她拥有的平静人生,倒是安生过上了那静谧的生活。
尽管七月死了,但安生在小说里让她以她真正想要的方式活下去了。
互换了人生,哪怕是在二十七的时候死去了,但七月也在死去之前获得了她一直渴望的自由。
以及,我还想说一下苏家明。
他的犹豫,他的偏移,他从一开始就对安生动了情愫,却又喜欢上了温柔的七月。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得不到。甚至到结婚那天,七月给了他逃婚的理由,而他真的逃了。
可不完美,恰好是我们谁都无法逃避的弱点。年少时懦弱的爱,抑或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错误。也许这么描述会有开脱之嫌,只是这段感情里,每个人都是初学者。
犯过的错,绕远的路,谁都躲不开。
电影的英文名是SoulMate.看完后回想起来,真的是恰如其分。
快结束的时候有一幕短发的七月在雪地里抬头的样子,和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里的镜头相仿,或许折射出生者对于亡人的思念,如雪地中的群山回响。
你好吗。
我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