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教育
公众号运营第十天,我拿到了“原创”标签

公众号运营第十天,我拿到了“原创”标签

作者: 疯狂的石头哥 | 来源:发表于2017-02-14 07:34 被阅读416次

    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公众号在运营第10天的时候成功拿到“原创”标签。有人告诉我这是他迄今听过最短时间内拿到“原创”标签的人。说实话这件事情给了我不小的鼓舞。

    有人立马在群里@我,让我分享下经验。我想了想,好像还真没什么经验,唯“死磕”与“行动”二词。

    十天拿到“原创”标签

    死磕

    我最开始发公众号文章的时候,连“原创”是什么都不知道。以为自己写篇文章,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在上面标个“原创”。结果在发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原创”的标识符。这可让我为难了。度娘一番后,立马明白,是要有一定原创的量,公众号平台才会主动给我发“开通原创”的申请按钮。

    同时我也看了下别人的经验,发现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那我就只好认死理了,你让我原创,那我就原创嘛。坚决不转发别人的文章。

    有时候写文章到凌晨1点,老婆心疼我,跟我说:“你就转发别人的优质文章嘛,不要总是自己写,好累的。”

    我说:“不行。一、我要拿原创的标识,那就要原创;二、转载别人的文章,搞不好有版权纠纷,使不得。”

    我又想尽快拿到“原创”,这样就可以和关注者互动啊。没有其他办法,就日更呗。一天写篇文章,并且还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绝不敷衍了事。没想到,第10天的时候,也就是昨天,收到了“开通原创”的申请通知。着实激动不已。

    收到原创保护功能的邀请

    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有个学名,叫“刺猬型人格”。这种人格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赛亚·柏林在他的一篇著名的小品文《刺猬与狐狸》中,把人分刺猬和狐狸两种类型。其依据是古希腊的一则寓言: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只知道一件事。狐狸很聪明,了解很多事,在捕猎与逃避天敌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十分狡猾。而刺猬面对万事万物,就一招:我把自己滚成一个球,把刺对着你,保护自己。

    我是一个典型的刺猬型人格,从上面拿“原创”的事情中就多少可以看得出来。我只知道想拿“原创”就得多写原创文章,我自然就坚持每天原创啦。这样的人格最好的一点就是,无论处理多么复杂的问题,刺猬型的人都可以将其极度压缩成一个简单的理念,看到起本质,然后对其下手

    当然,狐狸型人格也有他的好处,比如在处理大局面上,狐狸型人格会比刺猬型人格占优势。可是,我们今天不谈这些高深的理论,我们就说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刺猬型人格的人往往会非常容易、并且快速的取得成绩。

    这一点在我的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一毕业就进入了一家中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当老师。可是入职后,我发现这个老师的工作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我原本以为,老师只要上好课,改好学生作业,深受学生喜爱,就可以了。但是我的工作远不是这么回事。我除了上课,改作业,还要给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报下一期课程。

    本来老师给家长打电话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学校规定,每个学期一定要给每个家长打4次电话。这就出毛病了,因为有些电话完全没有打的必要啊!比如有个学生特别优秀,天天上课表现优异,我每次给家长打电话就夸孩子。夸着夸着我自己都腻了。后来想想不对,我直接当面夸孩子就行了,何必给家长打电话,夸到家长那里去呢。或者说我夸也可以,我夸一次就行了吧,何必非要逼我夸四次呢。

    可是学校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你作为一个新老师,上课不行吧;你上课不行,就要用其他方式增加跟家长对你的信任感吧;为了增强信任感,你就得多沟通吧;信任感增强了,家长就会报下一期吧;报了下一期,你工资就高了吧。你说你打不打电话?

    但是这套逻辑在我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啊!我觉得,要家长信赖我,很简单啊,我上好课就行了;学生要报下一期,很简单啊,我上好课就行了。

    所以这是典型的刺猬型人格的想法:在别人拼命给家长打电话,联络感情的时候,我在练课;当别人思考怎么想办法让孩子报下一期的时候,我在琢磨怎么把课上的更好。从最终结果来讲:我学生续报下一期的概率是92%-100%。这在培训学校是很恐怖的数字,基本每学期都可以排进整个学校的前五,有时候甚至进前三。我就死磕一条真理:把课上好,其他的都解决了。

    甚至因为这个死磕,专精上课的方式。我两年半的时间,从教师升到教研,从教研升到教研主管,从教研主管升到教研总监。成为公司最年轻,升职最快的总监,年薪30万。

    我们再回到公众号的事情上来:如果你非要问我,怎么拿“原创”。那我只能告诉你一条:学那个刺猬,认准一条死理,每天更新一篇原创文章,直到拿到“原创”标签为止。

    行动

    同时,我觉得拿到“原创”标识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往往想的比较少,凡事先做了再说。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做事这方面,可以把人分为最基本的两类。第一类:做事前必须先有个规划。毕竟《孙子兵法》有言: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第二类:凡事先做了再说,边做边想边调整。其实也就是我这类人。按照我老板的说法:我是那种没有抢也敢往战场上冲的人。

    第二类人看似莽夫,其实未必。就连马云自己都说过:我不做商业计划书,从1999年到现在就写过一份计划书,还被拒绝掉了。因为未来的形式永远都在变,你如何知道你的计划是否适合未来的变化。

    这个世界绝对不是优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整个人类进化都是在阐述“适者生存”这套理论。

    所以,你有了拿“原创”标识的想法,就先去做,边做的过程中边调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远比你一直在那死想,不停的纠结我要写多少天啊?文章的字数应该是多少啊?需要多少点击量啊?这些都不是你能控制的。你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每天写出自己最优秀的文章,仅此而已!

    我对自己公众号的定位,也是边想边做确定下来的。我最开始开公众号,就想着教英语。可是运营了两天,我发现我不仅可以教英语,还可以教演讲。我几千个小时的上课经历,不就是几千个小时的演讲吗?我去TMC演讲俱乐部的时候,第一次演讲就拿到了Best Speaker(最佳演讲者),别人说我是个经验老道的演讲者。后来俱乐部的人给我取了个外号,叫“CC1就拿到Best Speaker的人”。

    我过了几天又发现,我不仅可以教英语、演讲,我还可以教别人怎么阅读。因为我阅读速度超快,我有自己的阅读方法,也了解很多别人的阅读方法。300页的书我可以三小时看完。这些都是我的能力与资本。但是如果我没有开始去做公众号,我是绝对想不明白的。甚至我现在都未必有真正想明白,可是随着我不断的运作、不断的思考,一定会越来越清晰明朗。

    所以,如果非要说过去十天有什么值得分享的经验,那就上述两条:一、死磕一条路;二、边做边计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众号运营第十天,我拿到了“原创”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pt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