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小夏受雇于某物流公司开货车。2019年3月的一天夜里,小夏驾驶货车前去某地送货,在途经一个村庄时,由于乡村道路照明不好,小夏一不留神将一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撞倒,小夏赶忙下车观察,发现行人受伤严重,不能动弹,惊吓中的小夏不知所措,赶紧给公司老板打电话,老板在听完小夏的描述后,感觉乡村道路没有监控,加之夜半天黑,来往行人车辆很少,没有人能够发现,于是就让小夏赶紧驾车逃离。第二天一早,受伤的行人被路人发现,报警后送至医院抢救,但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不幸身亡。小夏及其公司老板被公安机关分别以涉嫌交通肇事罪和窝藏、包庇罪刑事拘留。
律师解析
交通事故是生活中比较常发的一类案件,但不同的处置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却大不相同,处置得当可能只是个民事赔偿问题,处置不当则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甚至会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构成交通肇事罪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交通肇事造成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后果,二是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从本案来看,如果小夏不跑,而及时报警抢救伤员的话,受害者获得及时救治可能就不会死亡,小夏就不会构成犯罪;另一方面,从事故责任划分来讲,如果行人在事故中有严重的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小夏未必就会承担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这时如果小夏只是负次要责任的话,即使造成受害人死亡,小夏也不会构成犯罪。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如果交通肇事逃逸,那么就会直接认定逃逸方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很遗憾,小夏的逃跑行为已经丧失了事故责任划分的机会。
从量刑来说,根据刑法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很显然,在交通事故中逃逸与不逃逸最终的刑罚处罚的严厉程度也是差别很大的。如果小夏不逃逸,又能积极赔偿并取得受害人家属谅解的话,法院判个缓刑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他这一念之差,不仅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得不偿失。
另外,从民事赔偿的角度来讲,小夏是受雇于某物流公司,根据法律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一般情况下应由雇主来承担赔偿责任,而雇员是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除非雇员有故意和重大过失。所以,从小夏的角度来讲,是可以不用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而且一般的车辆都购买有交强险和三责险,全部或部分的赔偿费用可以转嫁给保险公司承担。可惜小夏法律意识太淡薄,而致获牢狱之灾。
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肇事者更是恶劣,发生事故后,不仅不去拨打120积极的救治伤员,反而将伤者转移到旁边隐藏起来,然后逃逸,以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身亡,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将会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而面临更加严厉的刑罚处罚。因为肇事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可能死亡的结果,却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对于死亡的结果是否会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也就是说,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这在法律上的就是间接故意,属于故意犯罪的一种形态,当然应当处以更加严厉的刑罚。
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千万不能逃逸,更不能置伤者而不顾,否则面临的将不仅仅是民事赔偿问题,更有刑罚的严厉处罚。
律师提醒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至少一辆车作为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无处不在,因此律师此提醒:
1、为你的爱车购买相应的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你的赔偿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
2、开车时不接打电话,不疲劳驾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
3、最重要的是,发生事故后要沉着冷静,及时报警并抢救伤员,因为这不仅是道德行为,更是你的法律义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