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孩子们的学习之路可是有些坎坷,今天4月24号,北京还是没有确切的学校复课通知。
学校老师也实在是不容易,天天苦口婆心的在学生群、家长群里提醒孩子打各种卡。
我女儿已经初二了,仍然离我期待的自律相差很远,光是每天早上的体温打卡,时常到了截止时间仍未能完成,老师在学生群里喊半天、然后打电话不通,只能在家长群里@爸爸@妈妈,还不行就发起语音或者直接打我们电话,被这样关照了好几次后,无处安放老脸的爸妈,无论平时还是六日,每天早上条件反射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孩子打卡、打卡。
再说上课,没有统一规定之前,老师在学生群里文字、语音、视频,叮嘱孩子们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孩子也由此有了用手机最合理的理由。
课程开始并不紧密,我能感觉到女儿在糊弄我,老师留的就是作业,她能抱着手机玩儿1个小时不动地方,见我要靠近,立马转换成学生模式,我都替她掩耳盗铃的多余遮掩动作累得慌。
慢慢开始严格了,需要下载钉钉、ZOOM、腾讯会议的APP,每科老师用的方式不完全一样了,开辟这么多网上教学的渠道,老师们真是煞费苦心。多种渠道比单一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化身主播的老师,各个负责认真。
怕她用手机屏幕太小眼睛太累,我们就让她用电脑,事实证明我们想多了。来回切换上课方式的空档,人家的小手并不闲着,手机扒拉着各种娱乐八卦、和同学扯个闲篇儿简直都不是事儿,我根本都没计较。
课间、自习课、正式下课后可就不是了,嘴上说是完成作业用,手机就开始玩起来了。
忍无可忍我丧失了镇定,咆哮了几次后,发现没啥大用。堵不如疏,我不是被吹捧为学心理学的妈嘛,我改让她自己规划时间,在反复沟通8次,我动手了写了简单框架,才有了她的规划时间表。内容如下:

规定有了,执行起来走样却是意料之中的。综合女儿之前的表现,我知道她坚持不了几天的,我就深深的理解吧:别说初中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有惯性习得的惰性的。
但聊胜于无啊,至少有个自己动手亲手编制的过程,至少也给有监护责任的我提供了一个具体督促的依据和经她认可的规条。
甚至几天后效果不好后,我还和她商量了可以重新修改内容、拉长玩儿的时间也是可以的。于是有了周五晚上完成当天作业后,可在大吃零食的情况下,随便看跑男,周六可随意玩儿王者荣耀,等等。
我的目的,只希望她能遵守自己的承诺,理解我们的真意是让她该学习的时间学习,该玩儿的时间尽兴,其实就是想培养她自律的能力。
即便如此,过程当中,我们也依然火花四溅,互相试探底线,无论怎样,我都只能引导她回到遵守承诺上来,小的违反不计较,大的越界及时警告喊停。生活真的不只是美好,还有更多的是震荡后平静,然后再次震荡……
今晨看到一句话:“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制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你的人。”这样培育出的孩子,才能够自觉自愿自律地,清醒奋斗他们自己规划的人生蓝图。
现实生活可没鸡汤那么励志。作为一个妈妈,在跟孩子斗智斗勇、死糗活磨,不得不不离不弃、爱之深责之切的哭笑不得中,我只能选择依然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此生,遇见孩子中,修炼自己。遇事迷惑后,解决完情绪,更要去寻找解决办法,可能是相对好一点儿的一条路。
要不然呢?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其实真的很短,就如我现在,怎么就白驹过隙般的跑到四十多的中年了呢?只能遥想当年父母带给我的美食和当时烦心现在觉得温暖的唠叨。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用太焦虑用力,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当个60分的妈妈就已太棒了,孩子自有她的一番天地,那里,我们想象可能都是低配呢。养育孩子的路上,与各位妈妈共勉。
2020-04-24 周五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