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杨先生在书中娓娓道来了她和钱钟书先生以及女儿钱瑗几十年的生活经历,有快乐的也有艰难的。我非常喜欢钱杨两位先生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态度,以及作为父母对女儿的教育方式以及相处模式,真的觉得他们是一对超酷的父母。
01.婚后出国读书并生了女儿
一九三五年七月,钱钟书先生不足二十五岁,杨绛先生二十四岁欠几天,两位先生结了婚后同到牛津求学。
牛津大学的秋季开学在十月前后,钱钟书先生入埃克塞特学院,攻读文学学士学位,杨绛先生本打算进不供住宿的女子学院,但女子学院文学的学额已满,要入学,只能修历史,杨绛先生不愿意。
(图片来自网络)因为种种原因,杨绛先生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在牛津做旁听生。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满架的都是文学经典,杨绛先生正好可以好好的补习文学课程,自己定下课程表,一本一本的从头到尾细读。
在牛津求学期间,他们想之后继续去法国学习,于是钱杨两位先生又托清华的旧同学代办注册了法国的入学手续,他们虽然身在牛津,却已是巴黎大学的学生了。
就在一九三六的暑假,钱杨两位先生远游了一趟,返回牛津,杨绛先生怀了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女儿钱瑗。杨绛先生当时是旁听生,时间较多,于是打算等钱瑗出世,带到法国去。
女儿钱瑗出生出以后钱钟书先生仔细看了又看,得意的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钱钟书先生对女儿满满的爱意。
作为钱瑗父母,钱杨先生没有因为婚姻而放弃学业,没有因为学业而放弃生娃,真的是一对超酷的父母。
02.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
一九五三年春季至一九五四年春季,钱瑗因为身体原因休学,于是她就在家中和杨绛先生作伴。平时钱瑗闲来无事,就读杨绛先生案上的书,杨绛先生对女儿绝对放任。钱瑗爱弹琴,杨绛先生还特地为她买了钢琴。
一九五五年秋季,钱瑗中学毕业之后,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她的志愿是“当教师的尖兵”。杨绛先生表明,孩子决定的事情,不予干涉。
钱瑗毕业后留校当教师,她一辈子是教师队伍里的尖兵。
作为母亲杨绛先生这样做真的非常酷哦,没有控制女儿,帮助女儿决定她的人生。
杨绛先生的这种做法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特别是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能以自己父母的身份去干涉他们的决定,而是应该尊重他们。让孩子亲自选择自己的人生,才能做孩子眼中超酷的父母。
03.不端父母架子,和女儿平等相处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这样写到,我们仨,却不止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杨绛先生认为,女儿钱瑗长大了,会照顾她,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钱瑗则认为,自己和钱钟书先生最哥们,他们俩还是杨绛先生的两个顽童,钱钟书先生还不配做她的哥哥,只配做弟弟。
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还会联成一帮像杨绛先生造反,比如有时候钱钟书先生和钱瑗引经据典的淘气话,杨绛先生一时拐不过弯,他们就得意的说杨绛先生有点笨。
图片来自网络不过杨绛也会和女儿钱瑗联成一帮,笑钱钟书先生色盲,只识得红、绿、黑、白四种颜色,还会笑钱钟书先生种种笨拙。
有时候钱杨夫妇也会联成一帮,嘲笑女儿钱瑗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看到钱杨先生和女儿这种不端父母架子,和女儿平等相处的模式,真心觉得这样做父母超酷啊,而且做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的父母,包括我们自己如今做了父母,在许多时候都喜欢端着家长的架子,不能很好的去和孩子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更别说以这样平等的模式去相处了。
04.一直把工作和读书当成乐趣
一九七四年五月,已经年过花甲的钱杨先生搬到一处办公室居住,办公室并不大,兼供吃、喝、拉、撒、睡。走廊是家家的厨房,女厕在邻近,南厕在东尽头,杨绛先生称之为陋室。
这间陋室的北窗下放了一张中不溜的书桌,是钱钟书先生用的。近南窗,贴着西墙,靠着床,是一张小书桌,那是杨绛先生用的,杨绛先生的书桌只能容得下一沓稿纸和一本书,许多种大词典都摊放在床上。
就是在这种简陋的环境中,钱杨先生也没有停止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他们的乐趣。这期间钱钟书先生完成了《管锥编》的初稿,杨绛先生译完《堂吉诃德》上下集,共八册。
作为钱瑗的父母,我觉得钱杨先生真的是太酷了。现在多少父母自己回家刷手机、追剧、玩游戏,却让孩子好好学习。
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必定有一对爱学习的父母,要让孩子好好学习,我们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毕竟学习在很多时候都是枯燥乏味的,只有父母一直保持着学习的兴趣,孩子才能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05.我们也可以做酷一点的父母
出生在上个世纪早期的钱杨两位先生做起父母来方能这么酷,我们这一代父母为什么就不能酷一点呢。
或许有人说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是高知分子,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不一定能。其实今天罗列这几点真的和是否高知关系不大,比如说孩子自己决定的事,不予干涉,不端父母架子,坚持读书学习,我们作为普通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到的。如今都到了2019年了,在这个这么酷的年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做一个酷点的父母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