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请问除教学案例外,有教育案例吗?

请问除教学案例外,有教育案例吗?

作者: 思源的糖果屋 | 来源:发表于2020-02-11 19:22 被阅读0次

      学校组织学习《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并要求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一篇案例。暑假我上交的作业好像也没怎么得到批评,这次寒假要求再修改,但我自觉的上次好像写的不对,就重新写了一篇。这次,我很快收到了回复,内容如下“案例撰写时,你要清楚自己思考分析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叙事把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充分地表达出来。谢谢!”今天看到这个评语感觉没有任何批评的意味,但刚收到那天,应该是9号,我特别惶恐,我有一种被作业不合格被严厉训斥的感觉。因为我自己很清楚,不管这个作业还是上个作业,都是花一上午,噼里啪啦,乱写一通,现在看,没有一个核心观点,好像有点道理,但不清楚你最想表达什么。用设计教学的一套来衡量,请问,教学重点是什么?

    重新写作业,想到眉眉上次期末交流和我在一个组,我请她把文章发给我学习。再寻求网络,搜索什么是案例?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

    我写完发送以后,看到图片上的这些文章标题,这不就是学校每学期要求我们上交的案例加反思吗?如果是这样写,我感觉自己写的是教育案例,因为不是一节课的对话。我就上网去找,除了教学案例之外,有没有教育案例?如果没有,我肯定离题了,我的作业合格了吗?

      附上我的作业,有空的姐妹帮我指导一下,谢谢大家啦❤️

                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有一点内涵是:自主发展,在期末总结会上,有一组的分享观点就是让为给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的有为与无为。这应该就是诠释做老师,如何助力学生的自主发展。   

      小付同学是班级里一名在计算机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孩子,自学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多次在机器人比赛中获奖,班级电脑各种软件下载、疑难杂症的解决也离不开他。因为科学老师和计算机老师同属一个组,学生就认为他的科学也非常好,或者他的科学课堂表现就应该非常好。但作为他的科学老师我知道,我们科学提倡的小发明、小论文两项科创活动他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只爱电脑机器人比赛。机器人竞赛也是我们学校科创活动的特色,我也非常支持他,但是他总想不上科学课,想在这个时间段去机器人场地玩捎带训练一下,我不批准,那人留在课堂上,心没在,在科学课堂的表现就是课上带头搞怪。这样的人才在课堂上这样的表现,恶劣影响可想而知,让我一度十分头疼。

      扭转小付同学的科学课堂表现先从家校沟通开始,作为科任老师我和班主任姚老师说明了他的情况,小付妈妈主动加我微信,我们三方达成共识,如果他科学课堂再带头扰乱课堂秩序就不再允许他参加机器人特长队的训练。这对他科学课必须好好听话,有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其实这次沟通前,通过和他的很多次谈话中,我也发现,他并不喜欢被严加管教,那样他只会口服心不服,我也扭转对他课堂习惯不好的厌恶态度,试着接受和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我知道你喜欢机器人,你这方面很优秀,但是科学课的知识还是要学,上课不能扰乱纪律,你是一个在科学课上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我相信你可以做的很好,可以不。”我交流的态度很平稳,他也不抗拒,我们的关系变得融洽。

      事情出现转机是在一次电脑事故上,那天学校要求学生在班级观看一个大型的直播,但我们班的电脑没有声音,几个孩子捣鼓了半天也没有弄好。小付就去办公室请我过来,我带着他检查地上的电脑桌面及线路链接,他应该已经检查好几遍了,确实没查出问题。 我想着他是六年级的大孩子,就请他站在桌子上,看看墙上的音箱链接好没。他去试了,不行。看来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我只能让他先回座位。我站在讲台上心理还是有点尴尬,把我请来,我没修好,踌躇了几秒,我又搬来桌子,自己站到桌上去拧音箱上的音量键,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动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音箱,音箱一阵声音传来,我松了口气,心想,没让孩子们失望,而全班孩子却自发鼓起热烈的掌声。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站队,小付拿出他的机器人教材问我问题,他说:“程老老,这个题怎么做呀!”我一看那个题目,刚好是第一单元杠杆原理的相关知识。我就回应:“这个科学课上学过你不会吗?”他反问我:“学过吗?”我再看看题,这是典型的物理知识,图上没有文字,是用符号在表示,我课上并没有讲“力”要用“F”表示,用力我们可以用“F1”,阻力我们可以用“F2”没有把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知识点确实学了,你知道杠杆原理是什么吗?”他答不上来。“我们第一课就学了杠杆原理,用力乘以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乘以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这里只不过把力和距离的乘积取了名称叫做力矩,把用力用F1表示,阻力用F2表示”。小付同学好像恍然大悟,我紧加一句“科学课上的东西有用吧,上课要好好听讲,不会的再来找我研究”。自此以后,他科学课不会再带头捣乱了。

      小付同学有很宽的自主发展空间,家长十分支持他对于计算机、机器人方面的学习。机器人是有一个对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要求很高的项目,面对他缺乏约束、学习习惯不良时,老师必须有所为。在修音箱的那次,我先让他上去看,我在他后面去尝试,这可能是我教学的一个习惯,很多时候都是先让学生尝试。总之,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时,不代表没事干,要细心观察,准备好随时出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问除教学案例外,有教育案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tf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