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来之前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讲植物的昼夜节律,这本书其实也没有讲太多高深的理论,相当于一本科普性质的书籍,里面讲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会发出一种特有的光(暂称为A色光),之后会激发植物“醒来”,进入“清醒状态”,开始一天的生理节律,比如含羞草之类的植物,它的叶片会张开,等到傍晚,太阳也会发出特定的光(暂称为B色光),让植物进入“睡眠状态”,含羞草在这个时候会收敛它们的叶子。
我也在想,虽然都在建议大家晒太阳,这对我们调节昼夜节律有好处,但是,是否忽略了这点呢?我们跟植物也是类似的,毕竟都是从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这应该也存在于人类身上吧?
之前我认为,自己早上散步或跑步,顺便晒太阳,这就够了,但是现在看来,那只能起到唤醒的作用,到了下午或者傍晚,我最好还是晒20-30分钟太阳,让太阳光调节我的昼夜节律,之后,到了晚上就能更好地入睡。
这几天想到这点的时候,还是挺高兴的,发现自己曾经的努力没有白费,书还是要看的,看得越杂越好,慢慢地会从中收到很多的反馈,自己有理论支撑,就更有底气去做事情。
(补充我的思考,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早上太阳升起来,光照强度是逐渐增强的,所以给大脑发信号,现在要苏醒了;而下午三、四点之后,光照强度是逐渐减弱的,这也给大脑发信号,要准备进入睡眠状态了。所以,不仅要考虑光的色谱,还要考虑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