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神•人•母亲——《女娲造人》微型课设计

神•人•母亲——《女娲造人》微型课设计

作者: 大刘_fa11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2:29 被阅读0次
神•人•母亲——《女娲造人》微型课设计

教学目标:熟读课文,与《风俗通》对照,看作者做了哪些改造,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课型:20分钟微型课

教学过程:

一、熟读课文,说说女娲在作者的想象下扮演了哪些角色。

提示:通过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女娲造人》中的女娲形象更加具体丰满。她不仅是神,也是人,更是母亲。

试以下面的句式说话。

女娲是神,因为————————————

女娲是人,因为————————————

女娲是母亲,因为————————————

1、神:具有非凡的能力,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

2、人: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寂寞孤独,从而产生造人的愿望;

水中“喜”或“生气”的面容,诱发她的“灵机”。

3、母亲:母亲的情感、情怀和精神。

“妈妈”的呼喊,充满温情爱意;“人”的产生,使女娲得到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

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智慧、伟大的身影。

二、小结。

作者凭借《风俗通》展开联想和想象,写成了有故事有温度(有故事情节、有人物情感)的神话故事。本文来自古代典籍,又比原著更加具体,更有想象力。

三、作业。

课外阅读其他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看看先民们的想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关文章

  • 神•人•母亲——《女娲造人》微型课设计

    教学目标:熟读课文,与《风俗通》对照,看作者做了哪些改造,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 课型:20分钟微型课 教...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女娲造人》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是一篇神话,属于自读课。教学设想:依据阅读提示设计教学。 教学...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目标:1.复述故事2.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3.神话的特点4.人类诞生之初的喜悦之情。 一、导入新课 你所知道的神话...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肯定度过不少中西方神话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西方人很可爱,认为人类想要飞向浩渺的太空,必须有翅膀...

  • 《女娲造人》点评课

    今天听了同事的《女娲造人》,讲课思路:积累字词、把握内容,学六要素概括、分析女娲形象。 优点:字词落实到位,重...

  • 蛇身人面的女娲,是个有故事的人

    女娲造人,那是谁造的女娲? 对女娲造人的传说,大家都很熟悉。可有人问,女娲造人,那谁造的女娲呢? 要说女娲的来历,...

  • 从神话角度探讨人类起源

    神造人的神话我国最著名的神造人的神话,当然是女娲造人。造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手捏,很精细;另一种是藤甩,用树藤蘸...

  • 【教学反思】旁批助读,对比品析

    ——《女娲造人》教后记 我国著名神话作家袁珂的《女娲造人》,安排在七上第六单元的第三课。内容不复杂,自读课文...

  • 那些上课经历(一)

    女娲造人 想象手法结合前面所讲的诗歌 《风俗通》中记载的女娲造人故事(主干) 只是讲述了女娲造人及其最后的结果,一...

  • 《女娲造人》创意设计

    【创意活动】 读课文,讲故事;比情节,谈妙处。 《风俗通》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人•母亲——《女娲造人》微型课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ls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