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的第二个学期,似乎空气里都弥漫着「考研」的气息。
不知不觉中,「考研」成了朋友同学间必谈的话题。到了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基本都呈现着这样的状态:
决定好考研的人忙着复习准备,不打算考研的在继续享受着这段大学生活。还有一部分人,是在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用室友的一个比喻,就像不想上班了,但辞职就拿不到年终奖一样。纠结如斯,痛苦如斯。
但不管怎样,所有的人都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
“我不想要你们来决定我的将来。”我声嘶力竭地吼着。
也记不清是第几次和父母吵架了,记忆中每次放假回来,总要和他们吵几次。想来他们肯定也不想和我争吵的,我也是,可每次回家都会闹不愉快,甚至有几次是带着遗憾和不开心返校的。
我和父母的不和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可能两代人吧,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总会不一样。
一家人的性格都比较急躁,遇事很难心平气和地讲,又无法互相认同对方,久而久之就很难和父母敞开心扉了。因而他们越来越不知道我的所思所想,隔阂越来越深,争吵就又继续了。
对于我们,这个寒假是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的,因为从这开始,我们真的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了。父母自然是希望我考研的,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眼里,有了更高的学历才会找到更好的工作,才会有将来…
于是,每次父母和我的交流总是围绕着「考研」和「恋爱」。所以总以不了了之,不欢而散收场。
我是多么想告诉他们啊,我想要的,不过是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已。
我不打算考研了,不是随意,而是深思熟虑过后做的决定。
在刷公共号的时候,我恰好看到了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一封写给女儿的信里写的两句话: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的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对未来没有过打算,没有远方,没有星辰大海,不知道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爸他是个文学爱好者,以至于他对我的童年教育就是以文学启蒙的,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有着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诗词积累,也是得益于此,尽管很多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在某一些方面一直不认同他,却还是因为这一段经历对他充满了感激。
怕是连我爸也不知道吧,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为了像他一样热爱文学,哪怕是现在所学的专业与这两个字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还是想像饮鸩止渴般去追寻。
很可笑吧,在这个钢筋水泥林立的时代,用文字来养活自己真的是很难的事情。
我不曾在言语上告诉父母这个想法,我将来想从事文字有关的工作,只是想等自己做出一点成绩,才向他们表明。他们那一代人一直希望的,是能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衣食无忧,安稳度过这一生。
所以我们两代人间的代沟,真的难以逾越。一直以来,我从没有抱怨过我的家庭情况,却总是懊恼父母给我的人生规划。
庆幸的是自己已经到了可以自己决定未来的年纪,我也渴望自己在喜欢的道路上走向更广袤的境地。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蔡康永的这段话的:
15岁觉得学游泳难,放弃学游泳,到了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学英文很难,放弃学英文,28岁出现了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风景。
游泳只是一个例子,英文也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已经长大了,知道该如何去过自己的一生。
愿我们终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包括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