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t并不主张将情绪作为一个专门的议题来处理,而是更多地看到情绪背后的深层期待。例如恐惧是因为害怕失去什么,沮丧是某种预期没有实现,委屈是期待被理解,孤独是希望有陪伴等。
保持对情绪的觉察有助于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别人。《正面管教》里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解读为四种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这四种目的会给家长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识别出自己的感受就意味着能够读懂孩子的需求,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通常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感到烦不胜烦,是孩子在寻求过度关注,感受到被挑衅、被威胁是孩子在争夺权利,感觉受伤害是孩子在报复,而感到无能为力则是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但家长们往往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不理解孩子想干什么,于是被愤怒席卷或者妥协投降,让孩子最终成为讨好者或者叛逆者。而这个结果绝不是家长们想要的。如果家长能读懂自己的情绪指标,也许情况就会好很多。
有些人会问:有什么减压的方法吗?减压方法有很多,度娘很给力的。但问题是压力来自哪里?这个问题不处理的话,只怕减压也没有效果。所以,压力感也只是一个指标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