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作者: Cecily王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23:05 被阅读0次

培训课程的第二天,恰巧又遇周末,本该有“0电量”的我,被今天满满一天的正能量充满格了。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第一格电,来自上午西安的宋老师任教的“确定位置”。刚好我任教的就是这个年级,今天一边听,一边感悟:原来这件课,还可以上的这么自然和生活化。与以往的课有很大区别的是,宋老师的课,没有直接丢给学生任何概念,而是从击鼓传花这个大家熟知的活动出发,通过学生给线索,老师猜位置的活动,促发学生对数对的抽象化过程的生成,整节课把解决大问题贯穿其中,自然流畅。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第二格电,来自黄老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方法与路径”分享。从“圈、理、拎”哪个更重要,到“幸福烧脑123”(一组问题、一次解读、一张结构图)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黄老师说:备课的第一件事,不是弄清楚怎么教,而是想明白教什么、为什么教、再说怎么教。分享中,黄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画结构图,要求我们在备课时都用结构图的形式来填充教学目标、方法。有了黄老师的指导,我想今后在研读教材时,一定会条理更清晰。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第三格电,是下午济南周老师任教的“加法运算律”。开课,周老师直接给出学生今天所学课题和需要学习研究的两个大问题:加法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律长什么样、有什么作用。接着帮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再分别再出示算式:40+56、56+40;(81+106)+92、81+(106+92)让学生自己计算、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并得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样子、用途,还对两种定律作出了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整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提炼精华,总结经验。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最后一格电,来自陈大伟教授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与观课议课”的讲座。陈教授从课题观察对象的转变谈到了理想课堂的愿景,用一个个真实的观课实例,不仅教大家如何观课,还给了大家很多上课的金点子。陈教授提出,教师一定要懂得教学空间管理,一节课40分钟,至少要到每个学生身边去一次,至少每10分钟要和每一个孩子对一次目光。陈教授还指出,数学老师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在教学生。让我们一定要“因思而变”。最后,还告诉我们数学老师,一定不要浪费学生的智力,要明白学生原有的基础,要把所教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整天的培训,收获满满。十分期待明天的精彩。

相关文章

  • 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培训课程的第二天,恰巧又遇周末,本该有“0电量”的我,被今天满满一天的正能量充满格了。 第一格电,来自上午西安的宋...

  • 人因思而变

    终于有幸能参加黄爱华小学数学精英教师培养四阶课程之秋季课程的学习了。 还记得上次我校有四位老师参加完春季课...

  • 人因思而变

    想了很久,不知道要写什么。想着原本计划8点起床的我,睡到了10点才起;原本计划不看电视、刷视频的我,下午看了将...

  • 人因思而变

    前几天听新课程培训,带给我的思想冲击是有的,但是听过就听过了,我并没有真正的系统去思考。也就是常说的:“听过而已,...

  • 因思而变,继续前行

    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够参加黄老师的四阶工作坊,这样有深度的学习培训真是太难遇见,感恩各位专业的大师们的分享。印...

  • 因变而变

    今天早上,又提前了十分钟出发——昨天儿子记错了十分钟,他们的班车是6:45出发。 一路上,儿子还有点不好意思:因为...

  • 《超级IP:互联网新物种方法论》:自序+第一章

    环境变了,与环境相关联的一切跟着在变!那环境是因何而变,也许是信息技术革命,也许是人之精神及物质需求不断提升从...

  • 心藏神—君主之官

    1. 心之官则(思)。 [分值:20] 您的答案:思(得分:20) 2.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分值:20] ...

  • 因势而变

    今天看贵州卫视《历史其实很有趣》的一集,讲的是秦朝为什么会那么快(仅14年)灭亡。里面有一个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 因投诉而变

    CMB不是因您而变,而是因投诉而变。 在前东家办理离职,为了一个台湾通行证跑了三次:第一次去走离职申请的时候说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思而变,不断提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ys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