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亚伯拉罕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世界人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受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启发,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神奇而和平的非暴力沟通方式,并且他呼吁通过这种方式,使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
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我们与外界沟通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亲子关系、职场关系中,这种无形的“语言暴力”,不但能引发沟通不畅,也常常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比起有形的“暴力”,其更具杀伤力。但因为它的隐蔽性,容易被忽视。
明明很需要体贴,却被误解为粘人;明明是想表达关怀,却听着满是指责;明明是想促进关系,却变成了仇人。“暴力”与“非暴力”具有一定的特征,如何进行区分,如何进行运用,在实操过程中有哪些常见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到书中。
一、如何区分“暴力”和“非暴力”语言
暴力语言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责骂 进行道德评判 与他人比较 逃避责任非暴力语言的表现形式
非暴力语言的特征:说事实而非评论来表达感受,提出具体的要求而非指责。
二、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进行非暴力沟通,首先要掌握四个要素:
1、观察——什么是我的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比如鲁思.贝本梅尔曾在一首诗中写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我们要学会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不是做判段和下结论。
2、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大多数人的感受如同“军号声那样单调”,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而忘记“我需要什么,我想要怎么做”
但现实生活中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我们可以先从建立表达感受和想法的词汇表开始。
表达想法的词汇表达感受的词汇 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感受2、需要——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一个人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的痛苦!
当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时,我们认为有义务使得他人快乐,于是我们变成了情感的奴隶,而当我们拒绝他人的感受和要求时,又让我们变得“面目可憎”。事实上当我们不但能体会自身的需求和感受而且又能体会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了,我们就成了生活的主人。
3、请求——我的请求是什么
当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请求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呢?——提出具体的要求。
当一个妻子要求丈夫好好爱她的时候,这不是请求。丈夫不知道怎么样才是好好地爱。但如果妻子说,“我要你每周能抽出三天时间陪我一起吃饭,节日的时候要给我送花和买礼物,一年带我进行一次旅行。”这样才算是具体的要求。相信这样的沟通会让夫妻美满幸福。
非暴力沟通不但能用来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我们更加地爱自己。
每个生命都不完美,我们没必要苛求自己,自我憎恨;我们也不要因为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羞愧和内疚,甚至打击自己,从“我应该早点知道”,“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他们所反应的需要及价值观时,我们才会爱自己。
当然非暴力沟通的最佳效果是双方都能表达需求和达到满足,当一方不想交流或没有时间交流时怎么办?我们就需要强制力来避免伤害。
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会倾听,学会观察和感受别人的感受,同时只要运用得当,我们同样可以表达愤怒,表达感激,最终我们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感染和带动别人,减少冲突,让世间充满温馨,处处流淌和谐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