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比死更冷》是法斯宾德的第一个长电影作品,里面有很多天才元素,值得细细品读。于他,一个面墙、一块地毯、一个人就可以拍摄一场戏,在固定的狭小空间铺陈人物之间的关系,将克制与压抑最大化。无论是在像屋子、咖啡馆、商场、银行等真实的空间,还是在街上、旷野这样的开放场景,甚至是一面墙,法斯宾德善于将所有的空间固定,就像他镜头下的门框和后视镜一样,人物在既定的面积中走进走出,踩着带有节奏的步调,机械并且冷峻。
这部处女作带有新浪潮的影子,但也具有法斯宾德浓浓的个人风格,片中有两个长镜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个是长达两分半的平移镜头,布鲁诺开车前往慕尼黑找弗朗茨,镜头跟着他开的车掠过黑夜中的慕尼黑,穿过一个个街道,建筑上到处可见的涂鸦,像是另一种形式的呐喊,中间响起跳动的电子拨弦音乐,略带诡异地呈现黑暗的都市神秘。同样的主题旋律也出现在另一段布鲁诺开车场景中,那时他开着偷来的车到郊外处理被一个被他们意外打昏的男人。
第二个长镜头同样接近两分半钟,三人行凶干掉那个土耳其人后依然并排走在人行路上。法斯宾德用着这仅三人走路的长镜头表现三个人表面上无所事事但实际非常复杂的心情,其所做作为实际在把自己拉上一条不归路,在光明路上越走越远。穷人、妓女、皮条客、赌徒、逃亡者…这些人用尽全力像是比任何人都决绝地去做一件事,然而错误的行径只能将自己拉进万劫不复的漩涡。另外,弗朗茨在警局被审讯时的调度也很精彩,他背后半磨砂半透明的玻璃隐隐约约有其他人走动,警长在前景踱步讲述案件的来龙去脉,镜头伴随人物的走动向左到底后转而继续向右跟进,来回两次,回到中景,跟着便是两人的特写。法斯宾德似乎非常善于利用这种极端的刻意来表现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
影片中,如果以爱为标尺,这三个人的关系非常微妙。弗朗茨因为乔安娜坚决回到慕尼黑,却可以把乔安娜大方地跟布鲁诺分享,布鲁诺冒险在警局前等待被保释的弗朗茨,乔安娜与布鲁诺一起逛超市那一幕的背景音乐是有温度的,但她说布鲁诺在肉体上并不能吸引自己,布鲁诺听到上级指示需要把乔安娜铲除掉后,布鲁诺冷冷地就回答了个OK,最后乔安娜报警逮捕布鲁诺,得知真相的弗朗茨却骂乔安娜是个贱人。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便是需求和相互利用,谈爱就太虚妄、太黏腻,甚至还会有些可笑,跟爱相比,带着热血的死亡倒是会显得更有些温度。
法斯宾德曾经也有过和电影故事里一样的经历,他是皮条客,一个双性恋者,见惯了人和人之间的谎言和背叛、欲望和抛弃、沉默的疯狂和歇斯底里,这个邪恶的天才给人们带来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说是合格的,尽管当初放映时褒贬不一,但里面的很多元素依旧很耐人寻味,可能是受德国话剧的影响,比如一群人拿着毯子直接在地上睡觉,三个人在百货公司偷墨镜的设计虽然有一些做作,但也不乏巧妙。
额外的话:
法斯宾德一手打造了饰演乔安娜的汉娜·许古拉,两人最早在戏剧学校相识,最早在法斯宾德的“反抗剧团”中当演员,接着参加了法斯宾德的十二部影片的拍摄和几部电视系列片的演出,被誉为法斯宾德的缪斯女神,他们的合作维持了多年,被称为“法斯宾德——许古拉两驾马车”,对德国电影的复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70年代中期至80末,汉娜·许古拉是德国最著名、最引以为傲的女演员。同时也是欧洲电影史上成就最高的女演员之一。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掠影简记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更多资源和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