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篇小说坚持写读书
余华老师《兄弟》读后感

余华老师《兄弟》读后感

作者: 一片馄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6:37 被阅读30次

百感交集,人生如戏。

上半部分在“革命”背景下,两个少年不幸的生活经历让人怜悯、可怜、揪心。

母亲李兰去上海治病,父亲宋凡平因为“成分”问题被抓。两小兄弟相依为命,彼此依靠。

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性格。

李光头自我、开放、无所顾忌,小小年纪就已经跟村头大树、长板凳“搞男女关系”。

宋刚更加自律,小小年纪就有很强的责任感,在母亲远去上海治病,父亲因“成分问题”被抓,家里只剩两个小孩的处境下,为李光头做饭,承担家庭责任;千里迢迢从爷爷家走路到城里给李光头送大白兔奶糖。

随着父亲的被捕,两个凄惨的生活到达顶峰,被同村少年“扫荡腿”欺凌,辛辛苦苦为爸爸准备的饭菜被“红袖章”抢夺,懵懂无知的他们只能伤心流泪。在父亲被乱棍凑死的尸体面前无能为力。

而此时两兄弟亲密无间,彼此依靠的兄弟情分也逐渐建立。

两兄弟之间的矛盾,从李兰去世已经埋下伏笔。

李兰去世前,宋刚对李兰承诺“我会一辈子照顾李光头的,最剩最后一碗饭了,我会让李光头吃;最少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会让李光头穿。”

而李兰则流着泪摇头说“最后一碗饭你们兄弟分着吃,最后一件衣服你们兄弟换着穿。”

李光头和宋刚之间的矛盾正式出现在林红的身上。

李光头疯狂爱慕追求林红,反而让林红感到羞愧和反感。

无意中李红发现宋刚才是她心之所向的人。

宋刚是懦弱和胆怯的。

在李光头的兄弟之情和林红的爱情之间,他无法果断的选择,想以自杀的形式逃避现实的追问。反而在被李光头救下的一刻顿悟,开始了与林红光鲜亮丽的幸福生活。

此时的李光头在爱情和事业上到双重打击,辞去福利厂厂长职务,只身去上海打拼,落得负债累累,靠捡垃圾为生,生活潦倒落魄。

老实有情有义的宋刚,在那个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的年代,每天中午把林红给自己的饭分一半给李光头吃,而李光头也将捡到的自以为是名牌的手表特意留给宋刚。

此时两兄弟情分依然浓厚。

而中间人物林红的对李光头的态度,依然是厌恶、反感、唾弃。

随时改革开放吹满地,打破了这个小镇的生活节奏,原本有稳定工作的宋刚下岗了,红林也在工厂大裁员的环境下,被厂长多次暗示潜规则。

两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宋刚甚至要去路边卖花维持生计。

此时,痞里痞气但却有经济头脑的李光头,从破烂大王一跃成为当地的“地产大亨”,得知宋刚的境地,向宋刚深处援助之手,但被清高、古板的宋刚拒绝,转而通过给林红钱来帮助宋刚治病。

宋刚从外地拿着微薄的收入,只身闯进满是李光头和林红的绯闻中,他无法承受,选择卧轨。

其实宋刚与林红结婚后,依然在李光头的兄弟情义和林红的爱情里纠缠不清,正直而又古板性格,让他无法处理这段复杂而又纠缠的感情。

林红自始至终都是自我的。

不考虑宋刚对李光头的兄弟情义,拒绝宋刚给李光头送饭;

李光头发达后多次催促宋刚向李光头求助;

最终投入李光头的怀抱,或许是迫于生活的拮据,现实中被占便宜的无奈。

直到最后开了一家妓院也是理所当然的。

相关文章

  • 余华老师《兄弟》读后感

    百感交集,人生如戏。 上半部分在“革命”背景下,两个少年不幸的生活经历让人怜悯、可怜、揪心。 母亲李兰去上海治病,...

  • 谁能给命运一个完美的诠释?

    谁能给命运一个完美的诠释? ——余华《兄弟》读后感 作者:织梦如云 终于看完了余华长达646页的《兄弟》,看得心里...

  • 读余华老师《兄弟》

    精彩分享:两个孩子用手捂住了嘴巴,他们止住了哭声,可是止不住眼泪,李兰禁止他们哭,她自己仍然泪流满面,她微笑地流养...

  • 余华《兄弟》读后感

    读过余华先生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第三天》。这本《兄弟》应该是他唯一的一本大部头巨著了。行文还是比较荒诞...

  • 余华 《兄弟》读后感

    最近看了余华写的《兄弟》,很有感触。 故事从文革之前开始,前半部分是宋凡平的悲剧史,后半部分是李光头的发迹史及宋钢...

  • 余华《兄弟》读后感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终于拿起余华的《兄弟》开始读起来。一章又一章地看,越看越受吸引,三天时间,这本书看完了。...

  • 许久之想,懵懵懂懂

    ——余华先生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上》、《兄弟下》读后感 不知道是不是葛优这位演员引起了我对《活着》...

  • 兄弟(余华)

    “李光头偷看屁股确是你的题材,这个我没写,我写得是李光头寻找钥匙,寻找钥匙是我的题材。” 自然经济解体,随之而来的...

  • 《兄弟》——余华

    看完后,兄弟都不兄弟了。都是为了权与钱,女人。

  • 余华《兄弟》

    几天的时间看完了余华的《兄弟》,一直喜欢余华的作品,朴实确发人深省。从开始到最后,感觉作者就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华老师《兄弟》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h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