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9年读完的第五本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听闻此书已有很多年了,知晓作者王小波也已很久,但一直没有读这本书,只是觉得书名很有趣,想必内容应该也不会差。前些日子再遇此书,顺手翻翻,才发现这是一本杂文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全书文章所述故事的背景是文革时期,该文也不例外,发生于知识分子插队下乡期间。
文中描绘了一只广受知青们喜爱的猪,甚至于和它以“猪兄”相称。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它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像一只猫一样;更绝的是它会模仿各种声音,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以至于后来学会了汽笛响后,每天上午十点半一顿汽笛叫,上工的人们一听见响声就都下工回家了(汽笛响是上下班的铃声)。因此被确定成破坏春耕的坏分子,出动了近四十人要对它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白话就是干掉它),所幸猪兄它冲出了重围,最终成为了一只自由自在的野猪。
其实作者虽然是在写猪,其实何尝不是在借用猪的身份来对当时的时代进行吐槽呢。因为作者也说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其实也不见得比猪牛丰富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也没有什么消遣。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通过阅读也可以想象到当时知识分子的那种谨小慎微、唯命是从、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场景。作者作为知识分子下乡,其实也仅仅是读完了初中而已,那个年代真可以说是知识缺失的年代,所幸只有十年,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文中有两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感触:
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除了这只猪,还没有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泰的人。
其实深究这,可以上升为哲学问题了:
到底是精确设置的生活好还是随性而为的生活好呢?
今天是女神节,在这里祝所有女神们节日快乐!
其实今天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一段旧的征程即将结束,一段新的征程即将开启。
祝我好运,也祝所有朋友们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