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前,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
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玩。那会儿正是早饭后不久,一般我都会放英文儿歌给小毅听,用音响,整个房子都飘着歌声的那种。
因为两个孩子差不多一般大,所以他们来的时候,我没把音乐关掉。
朋友坐下后,说:“皓皓,小毅都听英语呢。”
我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就那么放着,也不知道他听不听。”
她说:“不用管他听不听啊,放着就挺好。”
我说:“是啊,我是听了一个人的英语学习理论,就买了这个英语资源。”
她说:“用个音响放着蛮好的。”
说到音响,还真是有一段故事。
当时并不愉快,因为我看重这个英语学习理念,就花了四百块钱买了这套磨耳朵教材。买回来后,音响、MP4还有猪抱枕的质量实际并不太好,品质手感有点廉价的感觉。先生对此很不满意,特别是音响,他觉得会拉低审美。我对这些不敏感,加上我喜欢里面的资源,对这个“润物细无声”的英语启蒙抱有极大的期待,觉得不影响。因此我们有了很大的分歧。
然后,我这边用着,先生那边不满意着。
有天,我发现他把书房的音响拿出来,拔掉了我买的那个,放着音乐。非常满意地叫我听,“是不是比那个好多了,这才是好音响。”一家人终于可以一起陶醉地听音乐了。
在我心里,淘汰下来的音响也没他认为的那么差,只是这并不重要了。我只要有音响用,这样大家都满意。
小毅已经熟悉了那个不用了的音响,用了东西都是有感情的。他很喜欢那个音响,我就给他当玩具玩。
每次我放音响,他也有模有样地去放他的音响,“宝宝有音响,放宝宝的。”
我跟朋友粗略地说了一下这个故事,顺便问了句,“你们家有音响没?也可以放给孩子听。”
她说:“没有。”
音响在我们家放着除了当玩具,已经毫无价值。我忽然想到,对他们或许有用的。
“那这个不用的音响,你可以给娃试试,觉得这种方式好的话,你们可以再买个品质好点的音响放给娃听。”
我从小毅放玩具的抽屉里,找出了那个音响,木质外观。
我怕被小毅玩坏了就试了试,可以用。
她说:“拿回去试一下,不行的话再给我送回来。”
“不用,用得上你们就留着用,用不上就给娃当玩具也可以,反正我也只是给他玩的。”
这时候,我根本还没意识到我犯了个极大的错误。
小毅在旁边玩着,还摆弄着音响。之后我们一起出门,我拿个袋子装音响,小毅抢着提着音响,一路上都要自己提着。我才有一点意识到,他舍不得,在我提议送走音响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
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我怕待会儿碰不上,让小毅把音响给阿姨。这个时候他不愿意了,说了好几遍都不行,面无表情地提着。我给他讲道理,说再玩五分钟给阿姨,过了五分钟,他主动给了。
但是到了午饭后,我们准备午睡的时候,我听到他边看书,边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过两天送给你。”
我一怔,这句话可能只有我懂吧,他记住阿姨那句话送回来的话。他还以为送出去的东西还能回来。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犯了个极大的错误,却一时语塞。
什么也没说,我就躺下了。在一米远的地方看着那个床边的小孩,一个人静静地在那看书。
看了几眼,然后闭目休息。闭上眼睛的刹那,思绪却极其清醒了。
“事先未和他商量就私自决定了他的东西的去留,这样对他极其不尊重。事后虽然有意识到自己错了,但碍于面子,将错就错,强行拿走。他肯定不理解,无所适从,为什么他的东西就这么没了呢?”
我常常对他说,这是爸爸妈妈的东西,你必须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才能动。可是他的东西,我却忽略了这一点。这既对他的不尊重,而且因为我的两重标准,也会导致他的认知混淆不清。
思忖再三,音响确实多余,送出去是个正确的决定,但我应该尽量化解他的情绪。
“宝宝,你今天干了一件很棒的事情是吗?”
他茫然。
“宝宝送了一个礼物给皓皓,一个礼物哦。”
“送礼物。”他若有所思的样子。
“嗯,但是妈妈犯了一个大错误,这是宝宝的音响,,妈妈没有跟你商量,没有征得你的同意,这是不对的,对不对?”
他一下子就委屈了,嘴巴扁扁的。
“宝宝很舍不得,很委屈,是吗?”
“嗯。”快哭了。
看到他那样,我更加懊悔了。
“来,妈妈抱抱。”
他爬上床,扑到我的怀里,哭了。
“妈妈今天犯事了,对不起,妈妈错了。”
他没有像平常一样开玩笑一样叫唤“妈妈错了,妈妈犯事……”,只是“嗯”了一声,怔怔地看看我,又缩回我的怀里哭。
“妈妈以后会记得跟你商量的,原谅妈妈好吗?”
“不好。”
“妈妈就像你一样,有时候也会犯事,你也会犯事对不对?”
“嗯。”没有特别的反应,依然靠在我怀里。
我不知道我还能再说些什么,就像平常一样,他难过的时候,静静地抱着他。
抱了一会儿,他起来,看了看别处,平静地去玩别的了。
望着他,我告诉自己,从这件事里,我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
晚上再翻开《正面管教》这本书,这两年看得多一点也就是这些育儿书籍了,每次看都有收获。
书上说,如果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并认可“错误是好的学习机会”这个观点,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把每一个错误都看成是难得学习机会,树立起一个勇于接受“不完美”的榜样。
我在无意中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弥补。
书上提供了一个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绝佳方法——“矫正错误的三个R”。
1、 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
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看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我的内疚已经减去大半,事情已经发生了,正确地对待会让错误有很好的意义。我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这比错误本身重要得多。
如果现在没有犯这个错,我可能不会有意识到我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犯了错,我还意识不到犯错,那我根本不可能有进步的可能。如果只是知道犯错,敷衍了事,不学习,那我依然会继续犯错下去。
早错永远比晚错来得好一些,这个错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矫正错误的三个R”,前两个我做到了。第三步“解决”我处理得还不够完善,我还欠斟酌,加上他还小,并不能完整地表达他的意见。
但是我相信,只要我足够尊重他自主表达的权利,那么我们一起完美地解决每一个错误的那天一定会更早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