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法者强,国未必强

作者: 德万托阿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17:53 被阅读7次

181204 日更第3天

今天是宪 法日。

有句话叫“奉法者强则国强”。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执法者当然要强,否则法律没人遵守,国家自然不可能强大。

一般来讲,道理是这样的,但也不尽然,主要看两点。

一者,所奉的法是良法还是恶法。

二者,奉法者只对别人“奉法”还是对自己也“奉法”。

日月神教有十条“教主宝训”。凡日月教教众、连同家属,个个背得滚瓜烂熟。

这十条宝训,虽然对仗又压韵,但不是什么良法。比如宝训第三条:对敌须狠,斩草除根,男女老幼,不留一人。

这样的恶法,奉法者越强,就越恶。

华山派有七戒(啊,啊,华山,你比八戒少一戒):首戒欺师灭祖,不敬尊长。二戒恃强欺弱,擅伤无辜。三戒奸淫好色,调戏妇女。四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五戒见利忘义,偷窃财物。六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

法倒是良法(虽不压韵,但很对仗),都规规矩矩,没问题。奉法者也够强。岳不群约束门人一向严厉,说令狐冲犯了第六戒,直接罚他上思过崖面壁一年。

但岳不群这个奉法者是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自己至少犯了两戒:砍死自己的弟子英白罗,犯了第四戒“自相残杀”;藏起“辟邪剑谱”,犯了第五戒“偷窃财物”。(当然,他犯不了第三戒了。)

这样的奉法者,同样是越强就越恶。

萧峰治下的丐帮,才称得上“奉法者强则国强”。

萧峰这个奉法者强得不能再强了,法也是良法。最最重要的是,萧峰既对别人“奉法”,也对自己“奉法”。

在杏子林中,四大长老反叛。萧峰为他们求情,但执法长老白世镜不准。

他说,“按丐帮帮规:‘叛帮大罪,决不可赦,纵有大功,亦不能赎。以免自恃有功者骄横生事,危及本帮百代基业。’帮主,你的求情于帮规不合,咱们不能坏了历代帮主传下来的规矩。”

 萧峰是丐帮老大,武功既强,威望又高,但也不敢违法行事。

他的反应是:“白长老,本帮帮规之中,有这么一条:‘本帮弟子犯规,不得轻赦,帮主欲加宽容,亦须自流鲜血,以洗净其罪。’是也不是?”

要从法律制度本身找出路,而不是以言代法,随意立法,对法律合则用,不合则弃。

白世镜说:“帮规是有这么一条,但帮主自流鲜血,洗人之罪,亦须想想是否值得。”

萧峰说:“只要不坏祖宗遗法,那就好了。”于是,他在自己肩上插了四把刀,换得赦免四大长老。

奉法者皆如萧峰,“那就好了”!

(微信公号:江湖种树书/孔见)

相关文章

  • 奉法者强,国未必强

    181204 日更第3天 今天是宪法日。 有句话叫“奉法者强则国强”。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

  • 法治篇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永远弱小。坚决以法度治国...

  • 韩非子 奉法者强的逻辑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在《有度》开篇,就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国家的强弱在于...

  •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举全国之力,率百万郎中共治之...

  • 试读《韩非子》之有度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有度》篇一开始就直接摆明了观点,短短两句话道出了春秋战...

  • 识人不易

    看到一句:国无恒强,无恒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可见,用人很重要!要能识人,识人不易。一旦取用,这当用...

  • 活学活用,提拔重用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

  • 公文进修二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

  • 农村反腐的出路在哪里?

    “国无强国,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一个国家的治理必须重视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农村的反腐...

  • 红林悟道《韩非子-有度》 第二章:释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有度 第二章:释法 在上一章中韩非子提出了法家的治国理念“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奉法者强,国未必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jv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