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观

作者: 黄青海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23:32 被阅读76次

“人死观”,这题目第一次看会觉得挺特别的,琢磨着是啥意思。我们常说的是“人生观”,而人总归要死,死与生相对,既有“人生观”,那就也可以有“人死观”。

那要怎么理解“人死观”呢?可以先认识一下“人生观”。不过,在说“人生观”之前,我跳开一下,说说“三观”中的“世界观”。

从哲学上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在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中,阿吕让江汉多出去走走,江汉说:“但是我的世界观和你的不太一样。”阿吕就说:“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你哪来世界观啊!”这样拆字解词的话,后来成了许多呼吁别人去旅行的文章中经常引用的句子。

按那样的逻辑,那我们就也不能轻易说人生观了,因为我们连人生都没有观过,哪来人生观。什么样的人能观过人生呢?那些七老八十的老者,躺在摇椅上回忆往事;或者是在你临死的时候,正如电影《乘风破浪》中阿浪所说:“都说人死的时候,脑海里会闪回自己的一生。”这样子的话,我们岂不是只有到老到死才有人生观!

很明显,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人生观指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观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生的目的。而事实上,许多人不清楚人生的目的。现代散文家梁遇春在散文《人死观》中说:“可是我们生下来并不是自己情愿的,或者还时万不得已的,所以小孩一落地免不了娇啼几下。既然不是出自我们自己意志要生下来的,我们又怎么能够知道人生的目的呢?”

梁遇春没考虑到人生观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实践。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就是给了我们一次机会来人间走一遭。我们决定不了我们为什么而降生,但我们能在实践中决定我们如何活下去。

说完人生观了,该来说说人死观了。仿照人生观的定义,那人死观就应该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人死(死亡)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接下来,我谈谈关于 人死(死亡)的一些看法。

一、人死是必然的。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经之路。生是开始,老是衰退,病是问题,死则是结果。生与老是生命中两个固定的阶段,病则是生命之路的常客,难以捉摸,死虽是必定的结果,但发生的时间也是难以捉摸的。

俗话说:“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因为死的必然性,从而使得人与人有了某种意义的绝对公平。无论富人还是穷人,无论商人还是政客,无论是鸿儒还是白丁,终究走到生命的尽头。他死了,无论他有什么,最后对他来说都归零了。

二、人死是可选择的。前面说了人的降生并不是自己情愿的,不是自己选择的,可是结束生命则是人可选择的了。不过,你的死去不只是自己能选择,同样的他人也可选择。在这里,我还要对选择性再分一下类,可分为让他人死和让自己死。

让他人死,毋庸置疑这是全世界人民所不认可的,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但这种事情的发生,不是不被允许就不会发生,每年都有许多生命被剥夺,让人为之痛心。这往往是人与人之间利益争斗,所造成后果。当然,有一种人是生命如同曹姐,他让他人死不为利益,只为内心的痛快。实在可怕。

让自己死,也就是自杀。加缪认为:“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自杀,是个体否定自我存在的行为。有朋友则认为自杀是人逃避面对生活苦难的行为,无论自杀者出于什么理由。虽然生命权是个体所拥有的,但我们其他人并不会知道一个人要自杀而不去挽救他。

三、人死是分轻重的。这个分轻重是司马迁提出来的,他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其实,这个轻重之分,更多来说是死去的人对于还活着的人的意义吧。反过来说,这其实也是人生观的体现。正如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死是必然的,但人死的意义则要由生前所做的选择来决定。

四、人死是可怕的。相信看过一些凶杀电影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发现了一具尸体——有人死了,他的反应是恐惧害怕。这是防御本能,他感受到了危险,害怕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其实,不一定是看到被杀死的人会感到恐惧,即使你看着你寿终正寝的亲人,看着他冷冰冰的样子,也会心生不安。我就有这样的体会,即使我看到的是他的遗像。

可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死呢?那当然就是对生的留恋。活着就还有希望,这是对一些遭遇不幸的人的安慰,让人不至于自寻短见。每个人留恋的事物可能都不一样,有对亲人,对爱人,对理想,对权力的留恋。当你领悟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的真谛,或许就不怕死了。当然,不是要你对生命失去热情的领悟哦!

五、人死是未知的。死作为一个结果,它是确定的。人死了,呼吸停止,心跳停止,体温下降,面无血色,成了一具尸体。可死后呢?柏拉图认为肉体是人类灵魂的牢笼,那肉体毁坏了,灵魂是否就自由了呢?这都是未知的,也就给了人想象的空间。

鬼,就是对人死后的一种解释。其实,看了许多鬼片之后,我倒觉得如果死后可以变成鬼,那也挺不错的。虽说鬼惧怕阳光,但鬼也有很多特殊技能,如隔空取物,瞬间移动,变幻莫测。但因为我们的观念是以人的阳间为中心,所以鬼故事最后都要投胎回到阳间做人。这就不好玩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对死的思考,都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认识生。生与死,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相关文章

  • 人死观

    “人死观”,这题目第一次看会觉得挺特别的,琢磨着是啥意思。我们常说的是“人生观”,而人总归要死,死与生相对,既有“...

  • “人情冷暖”

    渐渐的我也要开始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进行改变,人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死犟的孩子有棍吃,我就是那个死犟...

  • 【定投写作 ▏每日300字】004-20170104死,是没有顺

    人,终有一死。但是死,却没有顺序。 就像医院里的病人,可不都是老年人,还有很多的年轻人,很多的儿童。 在一些人的观...

  • 冷眼观死

    封城前后是我们武汉市民最黑暗的时候,有话不让说。好多地方都删武汉人的帖子。微博上就乱喷。我也经历了这个黑暗时刻,中...

  • 生死教育

    我们总是谈三观,却不谈生死观。人对谈死亡讳莫如深,看完路桂军的分享,死和生都是人生的正常规律,人对生看为大喜,却对...

  • 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陈寅恪 : 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或问观堂先生所以死之故...

  • 许三观卖血记

    余华的小说总是让人压抑,庆幸许三观的结局还是比较美好的了。 许三观: 幼年孤苦,父死母跑,投奔爷爷; 青年丝厂工作...

  • 不观死无常的过患

    洛桑陀美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不观死无常的过患】 我们活着的时候不去观死无常,会有很多过患: 一、我们都知道,...

  • 从个人消费鉴别财商高低

    你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呢? 个人的消费观有3种情况:必要消费、需要消费和想要消费。 必要消费,比如:人不吃饭就会死,...

  • 人死

    他死了。从建筑工地架子上掉下,溅血成花。 派人上门告诉死讯。他哥懵了一秒,他弟晕了瞬间,转眼平静了。 他俩被接走,...

网友评论

  • 狮子星的沉默:人死观,未想过的问题,在这里被引发,透澈的思维,欣赏👍
    黄青海: @夏夜若如初见 多谢😊我是看梁遇春的散文《人死观》想到的
  • 李端云:生与死,却是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clap::clap::clap:
    黄青海: @笔端流云 😊不断思考,不断有新的想法
  • 月舞倾城:思想很独特呢!引人深思!👍👍👍
    黄青海: @月舞倾城 谢谢😊

本文标题:人死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ok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