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都希望能劝身边的人改掉一些坏习惯,比如,子女为了父亲的身体健康,想劝他戒烟;女朋友为了伴侣事业着想,想让他收敛一下坏脾气;老妈担心儿子的课业,希望他少打点电玩……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养成的坏习惯由来已久,旁人苦口婆心往往徒劳无功。这时候一不小心,对话就会进入说教模式。
与说教模式相对应的是有选择权的启发模式,说服不是找说法,好让你“照着我的话做”。事实上,一切的说服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用选择权启发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所以,当我们要说服别人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每个人都必须拥有对自己行为的选择权,确保它,并且善用它。
说教方喜欢用“为什么你不如何如何”的方式,督促你去做某件事;然而被说教的那一方,则不断丢出“因为我有什么什么原因”当借口,拒绝做出改变。这个过程,难免会让说教者觉得气恼---难道你真的不希望自己变得健康一点吗?难道你不相信运动有益健康?你为什么会一直处在这种抗拒状态呢?
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出在说教者的说话方式上。
还记的吗?谁都不喜欢否定,而为自己扬提出的理由辩护更是人类的天性。
以下是两个人的一段对话。
A:有四十年烟龄的老爸,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每况欲下,在平时交谈中,老爸也流露出戒烟的想法,但还是抽烟很凶,这时如果你对老爸说:“你为什么不能把烟戒了呢?”他会因为你这句话而将烟戒掉吗?
B:不会,
A:对,不但不会,可能还会有很深的抵触情绪,甚至心里会想,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四十年的烟龄说戒就能戒的了吗。但是如果你对老爸说:“你不是说你想戒烟吗,你为什么不想再抽烟了?”这句话说完后,他是不是更容易接受,也可能会想到自己这么大的年龄再抽烟身体会受不了?
B:是的。
A:在老爸动心后,你接下来用“那你为什么不现在就开始不再抽烟呢”还是用“你觉得可以怎么做呢”更容易被老爸接受?为什么?
B:用第二句“你觉得可以怎么做呢?”因为第一句是说教模式,第二句是启发模式。
A:这时,如果老爸说我先将原来一天抽一包烟改为二天抽一包烟吧。接下来如果我说“你为什么不干脆戒掉一只不抽呢?”这样说好吗?
B:不好。
A:对,不好,那又成说教了,而且还给了老爸很大的压力,可能还会前功尽弃。
那我通过以上的梳理,从具体到行动上,我总结出了启发式说服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提问方向:提问从“你为什么不+行动”转变成“你为什么不想+行动”,引导对方自己思考改变的源动力;
第二步、引导转化行动:通过问:“那么,你觉得可以怎么做或如何改善呢?”这样的句子,引导对方自己规划出行动;
第三步、及时适度支持:及时的开心的表达支持,比如说“我支持你!”但又要适度的关怀和支持,不要让对方感受到压力,否则就前功尽弃了。
这个方法适用于说服比较亲近的人改掉一些非常难改变的不良行为习惯,还要求被说服人主观上有改变的愿望,且改变后的获益非常大。
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我这个方法太理想化了,就算用这种启法模式说服对方也不一定会做出改变,其实说服本来就有一个过程,尤其是在一些已经根深蒂固的习惯面前,人不是只有改变了主张才叫改变,当原来抗拒的事物变的没那么讨厌了,其实也都是一种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