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2学习要从“盲从”开始
2018年12月22日 8:53:42
最近你们公司来了一个新同志,北大高材生。大家都对他寄予厚望。
该同志也不负众望,才来了两个星期,就对公司上上下下的情况了解非常透彻,发现了不少问题与症节,然后给公司总裁写了一封洋洋洒洒的万言书,详细阐述自己对公司经营战略问题的意见建议。
公司总裁一看,龙颜大悦,批复了一句话:「此人如果有神经病,建议送医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你怎么看这件事?是不是觉得公司总裁头脑出问题了,这么优秀的人才不好好用,还要给辞退。
如果我告诉你,上面这件事是真人真事,公司名字叫华为,总裁是任正非。你还会这样想吗?
虽然就这件事而言,众说纷纭,但我觉得从大概率上说,任正非是对的。一件事是不是对,要看你能不能切合实际情况。而有没有切合实际情况,就要看你做成了哪些事。从这个角度来说,任正非对情况的把握更加值得信任。
任正非对中国人的性格把握得很准,曾经在公司转型时提出“削足适履”策略。因为他知道,如果允许灵活,允许变通,那么变革一定执行到一半就变味了。
任正非在华为引入IBM设计的系统的时候,规定了“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策略。
先僵化,就是不管IBM新设计的系统如何,与原来的系统不对接也罢,改变了员工的工作习惯也罢,还是影响了响应效率,等等,不管是造成了什么问题,都不理,就是要按照IBM设计的系统执行,亦步亦趋,先学会使用。这个过程,被任正非称为削足适履:削华为的足,适IBM的履。
等到员工们熟悉了IBM的系统,能够熟练使用之后,他们自会根据使用的实践和业务的特质,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时候就可以对系统做一些小的细节上的优化。一旦这样的优化经受住了考验,就固化下来,成为标准做法,在全公司传播,其他人就可以直接运用,而不必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然后,再一轮“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流程,不断取得进步。
有些人,天资聪明,觉得在任何领域自己都有“自己的见解”,于是刚进入一个领域就到处提意见,到处搞“创新”。然而,这些前人耕耘了多年的领域,并没有那么简单。可以说,作为新手的你所想到的问题,他们也都思考过。所以,作为一个新手,刚进入一个领域就想要证明自己的聪明和能力,是一种天真的表现,也可以说是缺乏自知的表现。
而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先藏住自己的东西,对师傅全方位盲从,最后却成为大家。
比如,著名新闻人、世界说CEO安替,讲到他自己从业经历时,是这么说的:
在踏入新闻行业的最初,莫之许,我完全拷贝了这个人。
他是我的网友,在一个网友聚会里,他的一些话很有道理,他还说安替你现在这样不行,为什么不来媒体写评论?于是我就放弃了要去上海的新工作,到了媒体。
他原来是《战略与管理》的编辑,这本杂志很牛。而我只是个网友,不是新闻科班出身,什么行业规矩也不懂,怎么办?
我就当学徒。跟他学什么呢?就学他说话。他聊天我就学他语句的顺序,表达的语气,说话的方式。
到最后我能学到什么程度?要说什么话,他还没开口,我就模仿他,甚至他在哪里停顿,我都能估计得一清二楚。
安替这么做,也是基于他领悟了背后的原理:任何一个在竞争中胜出的最好的那个行业领袖,他的每一个优点和缺点都是有理由的。这个人优秀往往不是在一个点上,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应对某种问题的一个特殊的完整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作为一个 「package」的优秀。如果说我只学习你优秀的地方,其他的都忽略,都不学,那你学不到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
这与源自于日本剑道学习方法“守 破 离”道理一致。守指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达到熟练的境界。破指试着突破原有规范。离指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
所以,如果你刚刚踏入某一单位、某一领域,学习不妨先从“盲从”开始,只有先“守”,才有机会“破”与“离”。
PS:这是自己每天50字任务的第60天!是自己日更挑战的33天!有意一起挑战的朋友请留言,让我们每天收集一点点金子,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拥有的黄金将足以做成皇冠!
2018-12-20十年之后,你成为一个好人,而别人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2018-12-17主持会议时如果没有反对意见,你会高兴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