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年底大扫除,除旧纳新,又“邂逅”孩子一大堆的书本作业本,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从小学的到初中的,我竟然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弱弱地提个问题:孩子读完小学后的课本是直接清理掉,还是收藏起来?
整理过的,书架里能塞的地方都塞上了,再用纸箱收纳起来,已经运了几箱回乡下屋子里了。
星爸说这些书清理下吧,该丢的丢了,该收的收好。
可我再整理一遍,一本也不舍得丢,都是孩子成长的足迹,哪怕缺本烂角少了页数的的作业本,看着上面曾经的笔迹,分数,孩子握过摸过翻过多少次的痕迹,真舍不得扔,整理过后还是那么多。
呵呵,你会这样吗?

我便上知乎去找同款问题的答案:
有人说:书本是小孩的,由他决定,如果现在问他,他说不知道随便,家里收得下就你先整齐收着,未来他会做出明确的决定的。
有人说:该不该扔掉。看个人吧。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每个年纪的书都会留下来。那时候因为学校教科书来的比较晚。往往开学了书还没有。这就导致了有一段时间必须要用上一届的书。所以我自己的书都留着。要么给自己家亲戚用。要么就干脆留给自己的弟弟妹妹。
有人说:现在感觉好像留着也没什么用,因为教材会变,但是我也没有扔。为什么没用了还留着,不知道。就是想留着。总得留下点东西吧。哈哈哈。(这位伙伴跟我的想法差不多)
有人说:他家孩子12年大学毕业,小学的书还留在老家呢。不过,只留了课本、笔记本和考卷,没有课外书。
有人说: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包括绘本、画册等等,已经买了几百本书了。一直留着。前段时间家里爆发书虫,我都没舍得扔。孩子开始写作业了,每一本用完的作业本,我都编号留存了(太细心的家长,还编号呢)。
有人说:我也在思考,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些成长的足迹?断舍离并不是那么容易。衣服粗承用品可以扔掉,可是书籍带着痕迹,岂能一扔了之?
有人说:也许哪天突然想通了,全部打包当废品买了。
有人说:处理这些物品其实没有绝对哪种方式是对的,每个人情况不同,因人而异。个人建议可以选择性保留一部分有意义的,也是对一段时光的纪念!
一个朋友把自己女儿高三时用完的笔芯全部保存下来,积满整整一抽屉。孩子妈妈说,每看到那些笔芯都心疼孩子,为孩子学习岁月走过的艰辛而感叹!
其实这些笔芯无形中拉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那书本又何尝不是呢?
有一位细心的家长给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保留:保留有使用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物品。
第二:送人:送给有需要的亲戚朋友、或捐献给公益组织。
第三:出售变现:上“多抓鱼、转转、咸鱼“等二手平台卖掉换钱。
我则认为:论是书本还是作业本,这些东西都是具备能量的,代表着孩子成长的痕迹和曾经的时光,我赞成保留呢。
翻开孩子的书本,看着上面的字迹,从最先的的歪歪扭扭,再慢慢地端正整洁,再到刚劲有力,那都是时光的记忆,注满着你的陪伴,有过焦虑,有过欣慰,有过困难,有过坚持,书本里所有的批注、涂鸦,写满了孩子成长的脉络和经历,那是孩子的思想、行为、情感逐渐走向成熟的印记。
留着吧,觉得碍事是一时的,情感是保留在这些物品种中无法替代的。当你老去闲暇时打开,看看孩子的成长,也或许,他以后他会主动来看自己在时光中的印迹是如何成长的,你能够和他一起看一起讲,你们的情感会更亲密。
有些小时候的物件在孩子成人后再见到,会比看到什么都珍贵,如果扔了那不可惜了,千万不要随便处理掉了。
或者,家里空间小真的放不下,那就把这些珍贵的物品拍照收纳成电子图片,像这样用文字收纳起来,也是一种方法。
呵呵,当你用一段文字写下关于书本和作业本的故事时,那实物也就一定程序地被代替了,你就能够勇敢地舍弃了。
至于是用哪种方法,如今取决于你,以后取决于孩子本人吧。你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