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开始使用evernote到现在,已经过去4年了,印象笔记已经成了我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现如今,印象笔记俨然成了自己的第二大脑,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眼前的苟且以及诗和远方,都在印象笔记里。在使用印象笔记的过程中,自己也积累了一些使用经验,分享给大家参考。
首先先晒晒自己的印象笔记:
1 2【写在前面】
1、为什么要用数字为笔记本编号?
——用数字编号后,笔记本即可自动排序,方便查找及管理。
2、为什么会有“收件箱”、“微信”和“新浪微博”这样命名的笔记本?
——“收件箱”为默认笔记本,所有从APP和网页上收藏的内容可以先放在这里,等有时间再进行整理;
——“微信”、“新浪微博”两个笔记本为系统自动设置的笔记本,所有从微信和新浪微博上发送的内容会存储在这里。
3、笔记本组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笔记本组,可以把相关的笔记本放在一个管理体系下,如工作相关、生活相关等。
(一)为什么要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
1、随时随地记录
——开会时,打开印象笔记记录会议内容,还可以插入快照、录音等
——在地铁上或独自散步时,突然有了新的灵感与想法,拿出手机记录下来
——晚上睡觉前,列出第二天的待办事项清单,还可以设置提醒
2、一键保存
——微信订阅号上看到一篇好文章,一键发送给“我的印象笔记” (注: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并绑定印象笔记账号)
——微博上看到一则精彩言论,@“我的印象笔记”(注:需要关注微博账号“我的印象笔记”,并绑定印象笔记账号)
——知乎日报上发现好文章,一键分享至印象笔记
——从网页上看到精彩内容,“剪辑至印象笔记”(谷歌等浏览器安装“印象笔记”应用并绑定印象笔记账号即可)
3、支持多平台同步
——不管是手机、pad还是电脑,不管是客户端还是网页版,有一个账号即可
(二)如何利用印象笔记进行知识管理?
1、收集
从最早的知乎日报到现在的读读日报,“每天3次,每次7分钟”成了一种非常高效、有用的汲取知识的方式。上下班路上、中午午休前、晚上睡觉前,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去看一些有营养的文章,但往往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精读每一篇好文章,遇到很多值得深入研读与学习的精彩文章,我们可以选择一键发送至印象笔记“收件箱”,等闲暇时再去进行整理与总结。其他来源的文章,如微信订阅号、微博等也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先进行收集。
2、整理
收集过来的文章还只是信息,如果不经过整理、总结,就不会转化为知识。周末空闲的时候,整理印象笔记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之一。把“收件箱”的文章先归类,再到每个大类里边深入阅读、提炼、总结,形成专题文章,这样就初步转化为知识。
3、应用
初步转化的知识,还需要经过实践与应用,才会最终成为自己的一项技能。
4、分享
如果能将这样的知识与技能跟他人分享,不仅可以加深自己的认知,还可以帮助自己记得更牢。
(三)印象笔记的进阶功能介绍
1、演示
演示功能可以更加方便地浏览全文,提供的夜间模式也非常适合全屏阅读。
2、图片编辑
插入正文的图片可以在编辑模式下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修改,非常便捷、高效。
3、文本加密
使用快捷键ctrl+shift+x可以为选中的文本加密,如果文章中有隐私内容,此方法非常适用。
4、手写模式
使用快捷键ctrl+shift+ i可以新建一条手写模式的笔记,在触屏电脑或pad上此方法会非常有用。
5、屏幕剪辑
需要剪辑屏幕上的任何内容,都可以通过快捷键ctrl+shift+j实现。
6、名片扫描/图片扫描
收到新名片时,一键扫描即可快速存储;读书时,看到精彩内容,拍照扫描可以方便存储。
7、与xmind、outlook的配合使用
在xmind上写好的思维导图可以一键发送至印象笔记,存储的内容包含思维导图图片以及文字内容;邮件也可以通过outlook一键发送至印象笔记,方便保存重要邮件。
(更多精彩内容后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