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提过,资国家的体制决定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对于经济危机,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危机带来的并不都是坏处,它带来了通货膨胀、通缩形成的大萧条,失业,给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但它同样也让市场出清了不良产业,淘汰掉落后的公司企业,让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地方,对市场有个清洗的作用。
资国家,政府并非不干预经济,只不过资的体制决定了不允许政策参与太多,而以市场经济为主导。我们是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并驾齐驱,所以我们可以“逆经济周期”,也就是说,通过调控,将产能过剩消耗掉。
我们的调控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产能问题和债务问题。
无论资国家还是我们,都存在消费不足、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是经济危机的源头,我们通过调控,将过剩产能消耗掉,看起来是完美的,然而,任何经济行为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过去有三个操作,家电三下乡、4万亿基建、以及16年的涨价去库存,说说后面两个。
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我们的应对策略就是4万亿基建。当时go哥小,记得给我们上课的政治老师提到4万亿基建的时候,眼睛都是放光的。消费跟不上?那就政策主导,创造项目,定向增发,于是就来了个4万亿。纵观历史以及其它国家,货币的大量超发必然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不动产的价格,并带来极高的投资(投机)热情,我们的小县城,房价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从1000多一平涨到了3000多一平,钱一多,市场也繁荣起来。然而,这种经济刺激也有边际效应,每次作用的效果会递减,并且伴随着其它的副作用,比如资源配置不优,债务、泡沫扩大等。
更加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路子最容易走,阻力最小,于是,每次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增发(放水)。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开始容易走的路,往往越到后面,越难走。
超发货币其实是在稀释之前的存款,在之前的文章《是什么让我们参与数字货币?》里提过,我们货币的购买力相较于10年前是大打折扣的。这点,上一辈的人深有感触,10年前,假设100个劳动量换来100元软妹币,放在银行到今天就算变成200元,可能也只能购买20个劳动量(简单的比喻,并不实指),另外80个劳动量,被稀释了。
17年之前,M2以13%的速度增长,而社会有效产出大概在9%(参考GDP),货币的增长超过有效产出比较多,在乘数效应下,超发的货币逐渐演变为一个巨大的体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算一下,按这样的比较,钱贬值一半需要多少时间。目前M2增速稳定在8%左右,而GDP也是6个多点。
M2(M2:广义货币供应量,其计算方法是交易货币(M1,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M2反映现实和潜在购买力。)
货币的超发,看数据就知道了。
据人民银行披露,2019年4月末,中国的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换算成美刀:27.26亿。
同期,米国的M2:14.51亿刀,欧元区M2:13.30刀。
中国的现实和潜在购买力约=米国+欧元区。
16年的涨价去库存,一开始在逻辑上有不通的地方,因为通常是降价促销,打折促销,涨价也能促销的很少听过,尤其是这种大范围的商品。后来我们知道了,这是人为制造的恐慌,货币超发结合房地产限售限购政策,加上拿钱办事的媒体与一些利益集团的合谋,就主导了这次涨价去库存。要去库存,说明库存量已经处于警戒线了。
货币如同水,房地产政策如同堤坝,媒体的引导就是引流,16年瞬间松绑,天量的货币如同洪水席卷了整个国家。很多地方比如重庆,成都,房价一年翻了一倍,很多分析认为这是房价的报复性上涨,前期将消费需求积累,松绑后短时间引发恐慌,通过各种政策让房地产与身份、社会福利等捆绑,房子已不再仅仅是居住的场所,而是作为一个公民的基本配置,于是大家开始哄抢,先到先得,从而引发全民炒房(投机)。
全民炒房,不再相信勤劳致富,这是货币超发的另一个副作用。这样的后果是,实际创造财富的人少了,而参与瓜分这些财富的人却变多了。
这些是我们在调配资源方面的优势,如果仅从市场的角度去看,是没法解释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的“逆经济周期”,调控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但调控无关生产力先进性与否,它转移了问题,转移了矛盾,却并不能无中生有的变出资源。
仔细观察会发现,4万亿基建和16年的涨价去库存,一是在稀释之前的存款,二是在转移杠杆,能达成这两个条件,本质上是因为我们的高储蓄,这些政策的基础就是这些高储蓄。
国人都爱存钱,存钱并控制消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老百姓变得有钱了,我们有了一些底子,于是能够实行4万亿基建以及涨价去库存,稀释或者将风险转移到居民储蓄上,将银行、开发商、企业的负债转移到老百姓头上。当经济形势向好,我们每个人都在发展中获利,当全球经济下行时,我们也要一起抗,风险大,但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就变小了,有困难大家一起抗。
所以房价还会不会涨的问题,主要看居民的储蓄与负债,如果允许,就有继续放水的条件。
现在为何不继续放水了?因为放水没有效果了。放水也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当放水不能再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带来巨大的债务等问题,并形成资金在某些领域的空转的时候,放水自然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