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她纯属偶然。
那年,我们系统搞竞聘上岗,城里和乡镇先后举行。城里学校未能聘上的就下到乡镇,进行第二次竞聘,若再次没能聘上,就“回炉”学习。
就是在那次,她想都没有想到,居然在原来那所近郊的学校里没能竞聘上,被安排到远郊当年她出生与读书的地方。而前些年,她是以优秀成绩考上中等师范学校从这里风风光光地走出去的,而今,一下子似乎被“打回原形”了。
此时,我临时被局里安排在这个乡镇竞聘工作组工作,所以算是知道有这么个老师,但我们没有实质性的接触,也还算不上认识。
几年后,她被调回城区,进到一所中学任教,而且是我所管的学科,于是,我们认识了,当然,并不是刻意的认识,而是她有点小事似乎有求于我。
原来,在农村的那几年,她认识到了自己以往的不足,那是她自己告诉我的。她说,读小学时,她的成绩很不错,初中也是,所以在当时上中专(包括中师)很不容易的情况下,她考上了中师,顺利毕了业,被分配到紧邻市区的近郊中心小学教小学语文课,一切都是那么顺当,结了婚,添了个小宝宝,所以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再也不思进取,每天除了上几节课,下班后就沉迷于麻将之中,反正小孩有贴心的婆婆带。
那天竞聘时,她根本就没有在意,居然忘记了学校通知开会的时间,跑到一个老同学家里打麻将去了,结果,本人不在,投票的时候,别人就没有选她,很自然地就到了下乡的名单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特别是儿时伙伴的那句“你怎么又回到这个地方”的话狠狠地刺激了她,她醒悟过来:再不能那样混世度日了。在乡下,反正下班了也没什么事,她不再打牌,而是报名参加了函授学习,一边教学一边深造,几年后,拿到了大专文凭,回城后就到了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按规定,她达到了可以评中级职称的资格了,但那时有一条要求,除了常规的教案等东西外,参评者必须要有教学论文。这下似乎有些为难了她,二三十年了,从来就没有写过什么论文啊,最多是读书时写过记叙文什么的,当然,也写过议论文,但那似乎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于是,她来向我这个教研员求助了。
我问她,写了什么没有?她磨磨蹭蹭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纸,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递给我,我接过来一看,感觉嘛,就是一个成语:不敢恭维。
也就是在那次,她给我比较详细地述说了她的过去与经历,讲了回到家乡学校教书所受到的刺激,以及当时的决心奋起和此后的工作与生活。
看到她那诚恳的态度和诚挚的表情,我简单地给她讲了一些写作论文的基本要求等等,建议她从总结教学出发,多观察细思考,从自己和同事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然后再进行论文的写作。她认真地听了我的说法,大约回去后也确实做了比较扎实的工作,第二次送来的稿子就强了好多,经过再一次的打磨,我觉得差不多了,便在年底送到上级教研部门参评,得到通过。可此后,她似乎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的味道,几年里接连写了好几篇,而且水平越来越高,有两篇甚至还在公开刊物上得到发表。
据说,她在那所学校里干得很不错,担任了教研组长,自己也通过自学拿到了本科文凭,刚达到高级职称年限没多久就评上了高级教师职称。除此,她还试着写“下水作文”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着写着,去年居然在公开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散文作品,在市里的一次文学作品评比中还得了奖。
前两年,在本市文联的内刊上,我曾读到她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处说到我是她的老师,只不过没有公开承认过而已。其实,认不认也就那么回事,作为一名老教育人,我的心愿不过就是,每一位老师都要成为自己优秀,学生也优秀的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