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某课程后,为了巩固掌握,我构造了一个虚拟对象,向TA安利我的所得。
相当于知识复盘,但不排除理解偏差。
想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别人,首先自己要完全掌握吃透,这并不简单。
想让别人得到和你一样的收获,更不简单。因为TA没有经历同样的过程,和你是信息不对等的,所以一开始不能强求。
“许多事情,你在行动前是根本无法想清楚的。即便是别人明明白白讲出来的道理和过程,你仍然无法准确地理解。”
这正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就比如,一个人在向别人转述一件事前,根本料不到诉说者与倾听者之间的交流壁垒有多厚。
啊,这不重要了。
总之,以下是我按自己的理解,用转述口吻撰写的其中一个版本:
今天学到两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看看呗,对考试应该很有用。
是关于笔记的。
一个是“康奈尔笔记法”,可以用来做随堂笔记,一个是“进步本”,可以用来积累进步。
首先,康奈尔笔记法,你应该见过,就是你们单位发的那种记事本,里面每页都分成三个空白区的那种。

这就是康奈尔笔记的框架。
你可以按这种模式来做听课笔记。
为了保证效率,记住,必须做到5步,分别是:
1)记录:在主栏尽可能记录详细内容
2)简化:在副栏尽可能简洁,抽象概括
3)背诵:遮住主栏,根据副栏来复现主体内容
4)思考:在思考栏写你的问题、感悟
5)复习:每周花10分钟快速复习
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掌握学到的东西。像你以前那样,学一个忘一个,做再多题,都白费功夫。
第二个,进步本。
它和上面的康奈尔笔记法原理差不多,都是根据记忆法则设计的。
听起来和纠错本、习题集似乎也差不多,不过,进步本,我们记录的必须是“进步”。
具体操作上,也很简单,主要就三点:
1)记录。
把每天所有的进步(包括学到的、掌握的知识点,错了之后弄懂的题目等)全部记进去。
而且标注一切让你有收获的地方,比如思路技巧方法等。
另外注意:记题目的时候,不要直接把答案一起记上去!我们目的除了记住对的答案,还要分析错在哪里。把对和错完全弄懂,把这道题百分百掌握透,将整个过程尽量细致地一起记在上面。这点很重要,越细越好。
2)复习。
记在本子里的东西,要随时随地巩固。比如想起来感到模糊了,立刻复习。
这个过程中还要不断标注(新的感悟、解题方法等等),来进一步丰富内容。
这一步的重点在于:高频回顾。直到回想起来,每个知识点都很清晰,滚瓜烂熟为止。
3)检测。
经常感觉自己掌握了,又无法很确定,这个时候,就需要检验。
通过做测试、模拟题,,一方面巩固所学,一方面发现漏洞和进步空间。
无论多小的漏洞,都要把它找出来,解决掉。细节决定成败,所以对细节越注重越好。
其实,这两种笔记法,换种说法,在网上能找到很多类似的。
不算什么新鲜法子,甚至,反而看起来有点蠢,非常笨。
可学习哪有什么捷径,有时候,最慢最简单的方式,才是最快最高效的。
大道至简嘛。
我自己是准备在学习某技能和读书上进行实践。
就怕心态不稳,坚持不住。
不过,没关系,开始了就好。很多事,只要开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