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如水
校对:娟子 如水
编辑:杨荷 娟子 如水
Day2 评判
杨荷老师说,评判是个中性词,哪怕是正向的也是一种评判。我原本还很疑惑,突然想到刚刚和小宝聊天。
“你今天跳舞很棒!”我夸赞她,可她听了似乎并不开心。
然后问我:“怎么棒了?”她这么一问,我立马觉察到自己是在评判她,小孩的那颗心能体会到你是否出于真心喜欢!
我想了想说:“这套考级舞蹈才学,别的小朋友跳错了,你的动作都对了,而且完成整套动作。”(其实我这段表述里还出现了比较,不太好)
她才开心地说:“那是因为我按老师的指挥做,我用脑子记住了。”
如果这么说来,感觉生活中评判处处存在。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已经完全习惯了对他人,包括他人对我们的评判,还不自知。因为我们已经麻木了,没有感知了。
最近这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没有感觉,其实是我对人、事、物还没有放下,没有放空自己的心,总想做很多事,抓紧时间去做,把这种紧张感带给孩子。随时随处,有一双苛刻的眼睛在盯着她,让她感到不安、烦躁、沮丧,失望,难过,愤怒……
今天在校对小伙伴文章时,对评判又有了一个新的解读:评判背后都是有所期待的。我反思自己对儿子(15岁)为什么可以那么放松,而对女儿(7岁)却不能?
我认为儿子已经定格了,剩下的路只能靠他自己。我已经干涉不了,索性让他做回自己,或许这也是一种出路。而女儿才开始定性,我感觉到自己有责任,也是一种期待,才会不断找出她身上存在的问题,想帮她填坑,让她的路走得更顺一些。
其实所有的错都要孩子自己尝试,这样才能成长起来,我只是个陪伴者,允许她跌跤,允许她做错,允许她按自己的节奏来。写到这里,感觉又回到第一天打卡主题“允许”,是不是发现NVC里的词汇是要融会贯通的使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下补充:这次打卡作业是在2021年7月完成的,看着自己的打卡日记不由得想说一点:随着现在身体回到本知状态,越来越感受到,哪怕有人夸你:你真棒!我的心都会有膈应。
我能感应到对方是否应付了事还是出于真心。以前没这感觉,最多就当是个回复。其实这觉知力就跟《道德经》里那句话一样:复归于婴儿!所以说孩子是带着高维智慧来的,他们的身体觉知和灵魂还是那么接近自然大道,很少被尘世间的种种染着。
此刻我很感谢,我的二宝一直以来还跟孩童般那么简单,还维持自己本真的样子!她一直抵抗着我对她的约束,一直宣称需要自由!有时因为自身的弱小,抵抗不了我的压迫时,身心分离让她感到很痛苦!她会很伤心的边哭边说自己原本就不属于这里。
当我的心变得越来越柔软时,越能感受到孩子就是来不断唤醒陷入这深深陷阱,还自以为是的家长们!
Day3 比较
我认为比较也是一种评判。比较就会产生对立,这样就是二不是一,有了对立面。与自己内在不和谐,与心不连接,与自己身体感受失去连接,所以比较才会让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比较之后造成的伤害,大家都一目了然。我也很介意,因为不自然地就回到那种自动驾驶状态,看到啥,听到啥,心中就升起比较之心,也时常告诫自己。
其实还是自己定力不够啊!对于孩子尽量避免造成这种伤害,关于成绩我每次都会告诉孩子只和自己比,比上次进步一分也是进步。
人这一生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但是生活中难免还是会有比较的,虽然现在想不起来,可能是次数太多了,都说顺口了也不自知!哎呀,这种不自知是最可怕的,赶紧要跳出这种自动驾驶模式,回到觉察中,回到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