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期
「 信仰理解力」 发展
上文谈到,有意识的与孩子谈信仰,能够使孩子拓展想象的空间,使之发挥想象力。不仅如此,充满爱的宗教教育:告诉孩子坚强,并能对生活中的一切有敏锐感受和细心的观察,带领孩子探索意义上的价值。或许有人会有以下疑惑:
• 「婴幼儿如何经历神呢?孩子是否具备信仰理解力?」
• 「透过何种方式塑造孩子的信仰理解力?」
坦诚而言,信仰的理解力是需要发展和积累的,而非一步到位。但请谨记:「信仰是礼物,而非人制造的」。[1] 因此,无论老少,显然人们都收到了这份礼物。在成长的初期,就是孩子信仰理解力发展的第一阶段,较多是透过直觉与投射。婴幼儿时期的宗教观,超越语言的层次。[2] 例如,小儿恩博常会问:「天堂有多大?世界上的人这么多住的下吗?如果人去了天堂上帝有没有抱着他呢?」类似的稀奇问题。可见,在这个阶段应当注重象征的建立,透过观察、模仿、动手操作来建立对上帝的认识。在此,父母的角色尤为重要,常常陪伴孩子观察大自然事物,或进行绘本阅读,建构想象空间的同时,衍生象征意义。生活中,要留意将较高品质的基督教艺术作品(是指适宜孩子的处境需要的,而非所谓高雅古典的。如下图《赞美的孩子最喜乐》等影视作品)带入日常生活中,使孩子可以观察、模仿,若能带领他动手做一做,就更理想。神将孩子委托给父母,是要透过敬虔的父母与神相交的实践中,让孩子从小就处处知道祂的同在,实实在在地在成长中每天都经历祂。[3]
图片来自《赞美之泉》毋庸置疑,为人父母面对很大挑战,在孩童的世界里,家扮演重要角色。如十九世紀一位英国学者John Bowring所说:「幸福的家庭使我们预先尝到天堂的美善」。[4] 当我们用宗教语言谈到「上帝」或「上帝的家」,孩子意识到的是什么呢?对他们而言,爸爸常常不在家,可能就是上帝不在;他们所生活的家可能就是他们心中上帝的家?「我们就是孩子通往上帝的门,而那道门要一直开启」[5]是多么重要。如学者所言:「实践生命的教育,就是透过父母让孩子看见那位看不见的神」。[6] 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也常在过程中迷思,正如这周主日在本会所分享的:或许太多时候我们都关注孩子如何「赢在起点」,但生命路漫漫,如何日日更新,更不能忽略「赢在终点」才是生命中最重要之事。而与孩子谈信仰的终极意义,正在于此!
[1] 艾伯特.比辛格 ( Albert Biesinger ), 陈惠雅译,《与孩子谈上帝,千万别敷衍:为什么儿童宗教教育很重要?》。
[2] 同上。
[3] 魏健智、李梅芳,(「培育子女」的基礎向度),《教牧期刊》二十五期(2008年11月):建道,22。
[4] 麦耀光博士,<亲子教育>。
[5]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61214123708680&wfr=spider&for=pc
[6] 魏健智、李梅芳,(「培育子女」的基礎向度),《教牧期刊》二十五期(2008年11月):建道,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