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一辈子,同学徐老师去年退休回到家里。才体会到,最好的养生就是吃好一日三餐。它能调养脾胃,联络亲情,养性修心,透过食物的调养和家人感情的滋养,胜过无数补药。
曾几何时,徐老师为清晨赶时间上班,一直保持一碗牛奶麦片打发早餐;午间单位有食堂,菜式也挺好,但是工作太忙,用那时的话说,把自己卖给单位了。经常精神高度紧张,深怕出错,一紧张就没胃口,午餐通常是随便划拉一点下肚,就开始下午的工作。一天结束回家以后,不是接,管孩子,就是做晚饭,(和丈夫分工)真正的晚餐已是7:30了,还是边吃,边想着白天的工作,会否出错,效果怎样,领导满意度等......。
加上那时单位“内卷”厉害,竞争激烈,一个岗位有十几个人争取,工作时还会提心吊胆,既要求上进,又要“八面玲珑”搞好关系,争取谁都不得罪,确实挺难的,也听累的。
青壮年时,大多觉得一日三餐太繁琐,按时吃饭没效率,随便应付也能好好活着。
多年下来,徐老师落下胃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根,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进行过几次手术。为此,领导还让他带薪休养了几次。
其实,除了填饱肚子、解决生理需求,吃饭就是用最简单的一日三餐对抗生命中的林林总总,治愈难过的生活。
退休一年多下来,徐老师开始在家慢慢调养。由于胃病,很多药不能吃,他就试着先从吃好一日三餐开始。
一日三餐就是这样,用一蔬一饭喂养身体,用爱与烟火气滋养心灵。
如此,身心兼养,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首先,早餐不用赶时间了,还可以食物多样性,每天少量进食,调养脾胃。家人陪着一起进餐,他说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打扫卫生,阅读写作之余,开始忙碌晚餐。他说,这是一家人齐聚,最重要的一餐。做餐时,用心搭配,结合家人的口味做,那就一定是成功的。当家人围坐,灯火可亲,边吃边谈时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会使自己的味蕾不知不觉打开,胃口也好了,不知不觉就吃得多了。况且,他还开始学习烹饪技巧,菜式也越做越好了。
平淡而忙碌的日子里,与家人吃饭,是最大的幸福。
渐渐地,徐老师的气色也慢慢好转了,身体也逐渐恢复元气了。
可见随着年岁渐长,就会慢慢发现,你如何对待每一餐,生活就会如何回馈你。
徐老师说,每天都是按时吃饭,不管吃什么,胃口好不好,到了时间吃饭,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是对生活微小而纯正的坚持,也是对健康简单而有效的守护。
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按时吃饭,饮食有度,作息正常且规律的。
为了家庭三餐的正常运转,买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每当到了菜市场,看见人头攒动,摊位上的五色蔬菜,就看到了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家人用餐奔波,每一个家庭都注重一日三餐的安排。
此时,徐老师很认真地打开本子,上面记载了当天的食谱和食材,按照所记的品类,一样样买好,他说,这是我现在每天的工作之一。这样,才能确保家人吃好,身体健康。
当炉灶上的烟火升起,锅中的油盐食物翻滚融合。便能立刻感受到,一蔬一饭中蕴含的人生乐趣,日子也跟着变得有滋有味。
最好的养生,是吃好一日三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