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一个文友说,有一批儿童绘本她不要了,喊我过去拿,我去的时候,她正在整理资料,许多活页纸一叠叠的摊开。我说你在干嘛呢?文友说,这些都是她读书做的笔记,现在要加入新做的笔记,所以要重新整理夹起来,方便翻阅。我惊讶,你做了这么多笔记?那得读多少书,花多少时间写呀。文友笑笑,也不是一天两天,日积月累,慢慢就多了。
想起侄女有次和我聊天说,读了很多书,依然脑中空空,无可用知识。我便带侄女来拜访这位文友。文友问她,你是怎么读书的?有思考吗?记笔记了吗?一连串的提问让她愣了下说,读了很多各类的书,没记笔记,现在不是提倡读书不要功利性太强嘛,问题太多,反而不想读书了。文友笑,那是对小学生中学生,多读就好,可以培养兴趣和语感。而你已经是大学生了,读书不思考,不记笔记,那不就类似于看电视,被动接受知识,走马观花,不感觉得来甚浅那倒怪了。文友还指导侄女做笔记的各种方法等,要真正做到厚积薄发,必须这样多动手,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侄女看了文友的笔记,如醍醐灌顶,叹息,原来知识多的人都是这样读书的啊。
所以,读书虽然人人都会,却又大多不愿意去思考,视笔记为负担。太轻松的去阅读,有了愉悦,却少了效果,有一个流行词语叫“超负荷”,大脑实际上也是需要一点负荷的,有负荷,大脑才能得到锻炼,学习自会茅塞顿开。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也不能关起门来读书,所以要用有限的时间做大量的阅读,如果一直停留在浅读状态,势必流于表面,读完就忘。如果不求甚解,慢慢去读,又不得闲暇。所以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给阅读增加一些重力,如写读书笔记,如整理书的脉络结构,如思考书的中心意义,如仔细体会人物形象,坚持带份负荷去阅读,读通读懂,方能真正释疑解惑,通达知识彼岸。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什么叫做有氧运动,后来我看同事长跑减肥,不到一个小时不停下。原来有氧运动是有时间要求的,只有持续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运动才能对身体锻炼起到效果。而大脑的锻炼,其道理也不过如此,需要一定强度的负荷压力,才能得到有效锻炼,经过锻炼的大脑,才能独立思考,获得成长。
从此以后,我就在教学多年的基础,开始专注研究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关注个人成长。毫无疑问,如果家长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固守自己的陈旧观念,懂得高效的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懂得个人成长的习惯培养,那么,你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天上不会掉馅饼,知识的得来一直都不是那么容易,有压力才会有进步。想有收获,就要打破愉悦的阅读姿势,不停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