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是家里打来的电话,提醒我“今天生日,记得吃点好的”,很普通的一句,却是很温暖。原来,人是需要被关心和被需要的。
想起来,去年的生日愿望,还是留到了今年,没有实现,所以又成了新的愿望,一年又一年,愿望不断累积,不断叠加。
睡不着的时候,会想很多,会把过去的经历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有些被忘记的记忆也会连根拔起,喧闹声、欢乐声、发怒声、哭泣声、风声、雨声、母亲的呼喊声……总归觉得这样的时间很奇妙。我知道人生没有多少个五年、十年,我知道时间的流逝,做自己喜欢的事有多么重要!
关于学习。仅仅依靠个人的自控力,真的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呀!有时,宁愿坐着发呆两三个小时,都不想翻开书看一会,更何况是要看一些理论性知识。但是,总归是零零散散也读了一些好书,做了一些笔记,整理了一些文章,看了很有意义的电影,断断续续,假装奋斗,自我感动,继续努力。
关于自律。间歇性做得到,持续性做不到,因为没有因短暂的成功自控而获得任何的成就感,相反时常会有某种失落感,像是《自控力》一书中说的那样“自控力就像你的肌肉一样,有极限,如果用力过度,就会产生疲劳。这就是为什么24小时没有吸烟的戒烟者会控制不住自己吃一大杯冰淇淋,每次成功自控之后,人就会变得虚弱无力。”才发现,原来人也是一边坚强一边脆弱着,当崩溃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坏情绪裹挟着你,轻而易举把你击溃,除了等待你别无他法。而“及时行乐”这几个字是很容易理解的,追求身体和感官的消费和刺激,一直以来贪恋于物质生活的享乐,贪吃、嗜睡、熬夜,买买买,然后是深深的自责。真正严格要求自己,这本身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当然,更多的时候,没有追随内心渴望的自控和压抑是很折磨的,经常性的睡眠瘫痪,经常性的现实和梦境混杂交织,经常性陷入情绪的怪圈里,无法充分调整自己。所以呀,不要总是逃避自己的心,向自己坦白,和真实的自己相处吧,适度就好,让自己变得快乐是一种义务。
关于理想。年少时,想做的真的有好多。想当老板,想开一家书店,想成为成功人士,想有钱,想把暗恋变现实,想大吃大喝大哭大笑,想住在海边,想不用上班,想去大城市,想浪迹天涯。如今这些事情仍然能给我带来满足感,因为很多梦想的东西里都带着不够现实的因子,因为得不到的才会骚动!所以,我还很天真!但愿永远保持一份简单的天真!
关于等待,越来越害怕等,可能是因为时间带来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但是也越来越不怕等,如何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成了一个值得思考又毫无意义的话题。我知道生活很残酷,但总对自己太放纵。在一路上,总归是会有从山上滚落下来的石头,不偏不倚,正好落在自己脚边,有时候砸中自己也不无可能,毕竟山林是你我必经之路,所以呀,当困难来到的时候,只有勇敢面对。
减少期待,应该算是对自己的要求吧。最近看东野圭吾的《黎明之街》,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秋叶长叹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然后又睁开,盯着我说道:“你这么说会让我有所期待的。”一时,是一种熟悉的感觉,我也曾无数次说过这样的话啊,说出这一句时有多大的期待,之后就会接踵而至多少的落寞。“期待”它太过感性了。因为有所期待,所以一次又一次消磨自己的心,当走过那段委屈和落空,你会告诉自己,不要抱有幻想,那样现实来的时候,也不至于仿佛跌入谷底。其实,感性、冲动、欲望,你可以去意淫,但却要学着克制。很多事情,你不得不努力,你不得不放弃。
还是想有个自己的家,内心迫切的程度是不能言说的,因为我又陷入期待的陷阱里,太爱幻想,家对我来说,应该算是坚固的安慰,和坚定的信任吧。看了很多遍《撒哈拉的故事》,稀松平常的生活,简单清淡的日常,神奇的经历,在三毛笔下流转开来,竟让人十分艳羡,我沉浸在三毛的浪漫,洒脱和自由里,无法自拔。我是应该知道的,文学艺术它来自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作者无非给你创造了一个假象,不要太认真。
心底还是认可“生活要有仪式感”这种话的,所以,特意给自己下了份面,一个吃。然后打开电脑,静静等待,时间在流逝。即使生活很残酷,但我还是相信,一切美好的都在路上,愿我一路狂奔,有喜悦在尽头,等我。我喜欢山,喜欢海,喜欢天边的云,喜欢吹傍晚的风,但愿所有都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