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我长大的地方

作者: Seattle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18-02-11 15:01 被阅读8次

小小的第63篇时光笔记与君分享;

全文2545字,预计阅读时间7-10分钟。

家乡,我长大的地方mp.weixin.qq.com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的开头写到,“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景象倒有几分相似,深冬的严寒,冷风打在脸上,疼的厉害;临近村落,那零零散散的房子错落而至;虽说较10年前有些改观,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但依旧少了些生机。不同的鲁迅先生是多年的久别,因事返乡。而我是一年一度的家人团圆,过一个年罢了。

27年的光景,最近的7年里我漂泊在外,中学的6年里,也有一些时间是离开父母的;算不上久别,但也算得上是小别了吧。

此刻,我斜靠在床上,妹妹帮我冲了一杯咖啡;便去洗自己的衣服了;妈妈在拾掇饭后的餐碟碗筷,爸爸在锯柴火——从林子里砍下的木棒一般有150-200公分长,需要将其锯成约20公分的小段,才能放入锅炉中。我忽然想起初中那会,梦想当一个作家,用一支笔记录下我和她的故事。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时近时远,故事也零零碎碎,难以成体;任凭我满腹经纶,还是不能为此写上一段,些许遗憾。

我打开笔记本,想敲上几个字,或是几个词,以求能形成有意思的句子;当我敲出“故乡时”,心想或许能为我长大的地方写上一段。

故乡许巍 - 此时此刻  巡回演唱会  DVD

中午时分了,妹妹在啃昨晚妈妈给炖的猪蹄,调皮的她,故意拿到我眼前吃,我肯定是都挡不住呀,那可是满满的胶原蛋白啊。

说到妹妹(又名二宝,我是大宝,下同),有太多想写的。小的时候,脾气还真不小,经常欺负我,跑得又很快,我被她气的直哭。有一次,我揪断了她的腰带,她直接拿着木棒朝我额头挥来,疼哭了我,她也跑了。

由于大人们务农,二宝10多岁便学会了洗衣做饭,还有挑水;为此我做了一个适合大人和小孩都能用的水担(一种挑水的工具);妹妹也爱干净,小时候穿的衣服较其他家的孩子利索得多。

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这是后来特别遗憾的一件事。应该是我高一那年,同表姐一起去了北京,那是她第一次走出家乡;说来也怪了,我姨家的三个孩子中,也是女孩不喜读书。如今在北京已有小十年了,在这十年里,也许是努力认真的缘故,运气算不上差,遇到的人对她的帮助都很大,就这样在快乐和坚持中长大了。

我和二宝是亲人,又像朋友;能互诉心事,也能互相鼓励,爸爸妈妈欣慰的很,相比家乡的其他兄妹,我和二宝算得上是模范了。

回到主题

我把长大的地方称其为家乡,亦或是故乡。长大的地方和去过地方总是不能相提并论,但究其有何异同,我也只能从一个角度说一说了。

长大的地方只有一个,不论时隔多久,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而去过的地方可以使多个,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理想,又或是为了某个人,只是有些人活动的范围大,有些人小罢了。家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个窗口,就像第一次的恋爱,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恋爱的那个人,而是因为好奇的种子,伴随着春的暖意,羞羞地把头探出了土层,只是有一些在这里发了芽,有一些生了根,又一些有开了花结了果,而有一些被大人们摁在了黄土中,再也没有长出。

当然,无论聊什么,都离不开人,否则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自然地要说一说人们的日常生活,外加一点历史发展的对比,也算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了。

在平常的日子里

伴着鸟叫声起床;男人们负责照看牛马的饮食,补给食物,除冬天外,需要把牛赶到林子里,牛一遍吃草,他们一边砍柴,以备冬天取暖。女人们负责一天当中的饭菜,喂养猪、鸡和狗的人家,还要照看他们的饮食。没有电的时候,晚饭后串串门就睡了,自从有了电视,饭后便拿它来打闲。

一年中,有两件事对于他们来说很是重要。一是收割麦子,也叫农忙时分;二是过年。

一年的收成关系到能否填饱肚子,这里是山区,自然也都是山地,农民们只好靠天吃饭,遇着旱季,农民们的脸上便多了些愁绪;8岁前后,时常听大人们说:“谁谁家粮食不够吃”;那时候没觉得什么,分田到户也有20多年了,但因为地势条件,好几户人家还是被饥饿困扰着。2003年往后,开始了打工潮,那时候我读初中,我们一起读初中的两个伙伴,相继都辍学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家过年时能穿上一身没有补丁的衣服,着实让人眼红,年纪相仿的小伙子中,几乎全部乘着北上或南下的绿皮车,加入了祖国的建设中。从此,大人们在家务农,年轻人外出打工,除固定收成外还能有些现金收入,生活逐渐好了起来。可如今荒地成片,一代人已然老去,而另一代人的命运却未能彻底改变!

乡下人的过年,意味颇多的;辛苦劳作一年,大人们总要置办些酒菜,犒劳犒劳;当然了那段时间,也是打工仔返乡高峰,父母期待着一年未见的儿女们;也总能听见:“谁谁家的娃争气得很,拿来了不少钱;那谁谁家的孩子是二流子,没挣到钱。” 成了人们饭后的谈资,这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好像很关心别人家的长长短短。总之人间的世相复杂很,值得品味一番。

而说到一生

儿女的婚嫁可是重要的很;两个原因不可忽视,一是固有的传宗接代观念,二是养老送终。传宗接代是一个男人的责任,要为祖上争光,这是责任,也是义务。农村的养老是近两年的政策,在此之前,人们的观念里,是寄希望于儿女,这一点好像并不怎么样,村里很多老人成了孤家寡人,无人嘘寒问暖,这倒还好,更有甚者虐待老人,尤其那些人模狗样的媳妇们。65-75岁老人们,他们的一生亲历了抗战,经历了文革十年,40岁上下迎来了改革开放,好不容易熬过了压迫、战乱与饥饿,却被生计弄的无法团圆,那才叫度日如年呀。

除了我们的父辈,90年代出生的我们,可以一说,但不宜细说。

他们对城市的情感是复杂的,是说不清楚的;城市有非常好的便利,有丰富多样的物质,有灯红酒绿的街市;年轻的他们需要城市,也只有城市才能满足他们内心的各种欲望;当然了,城市也需要年轻的他们,但恐怕不会一直需要他们。

当他们回归故乡时,曾经养育他们的土地,遍地荒草是何景象?

二十多年过去了,村里面有两件事从未停止过;那就是赌博和一年一度的老戏——老戏也叫秦腔。赌博害惨了好多家庭,妻离子散的比比皆是,可如今仍旧乐此不疲,我实属难以理解。秦腔是传统艺术,本无功利之用,可这里的人们是希望通过它来消灾避难,是献给神的礼物;要说没有纯粹的热爱,也不见得,听外婆说,在爷爷那一辈,甚是欢喜,虽处战乱,但会花一些时日在上面。

最后,说说一条路。

by 小小

自从读到初中,由于中学在乡里头,步行需要2小时以上,无法当日往返,也就只好租房了;并自己做饭,这就需要每周回家拿取一周的食物,土豆、馒头等;一走便是三年。到了高中时间少了很多,食物由家人定期送来,走的也就少了。

西部大开发时,村里的墙上写着“要致富,先修路”。这一条路被折腾了多次,对,只是被折腾了好多次。要说重大变化的话,那就是前年进行了路面硬化,但是个别区段,甚是陡峭,拐弯难度极高,就在今年夏天,邻村的车子掉入了山崖,年纪轻轻的女孩永远地离开了世界!

每当回家过年,恰逢严寒时分,冬雪总是时不时来光顾人们,返乡的人只能住在县城,等着积雪融化;家里的人们也没有法子;是在糟糕的很!

这条路,被无数的人走过;不同的是有人忙着回来,有人忙着出去。

一个村落的变迁,两代人的变化。

2018/02/10  写于家中 

排版&创作|小小  WeChatID  tramp90

相关文章

  • 家乡,我长大的地方

    小小的第63篇时光笔记与君分享; 全文2545字,预计阅读时间7-10分钟。 家乡,我长大的地方mp.weixin...

  • 我的家乡

    说起家乡,自小我就有很多疑问,是我长大的地方算我的家乡,还是爸爸长大的地方,还是妈妈长大的地方,因为总会碰到人家问...

  • 写作打卡

    家乡 家乡是什么,对于在老家住过的人来说,家乡是我们长大的地方,是我能记忆最深的地方,是我们儿时玩伴都在的地方。长...

  • 谓·乡

    小时候,跳着蹦着,家乡是最近的地方。 彼时,不知家乡。 长大后,走着望着,家乡是最远的地方。 此时,深知他乡。 小...

  • 回家喽

    回家喽,回家喽, 回到我出生的地方, 回到我长大的家乡, 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 长大后,家乡变成了短暂停靠的码头,...

  • 喊话家乡 照片/文章 +汤佳云

    我的家乡——新丰 这是我长大的地方 这里有我美好的回忆。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可爱的家乡。 ...

  • 南方佳人,佳人家乡!

    小时候不懂事,总想着以后长大了要去离家乡越远的地方。 但是等你长大后,却越发觉得,离家乡越远,对家乡的思念...

  • 王登凯作文––家乡的风景

    我的家乡就在滑县,我在滑县出生,在滑县长大,这里是我最爱的地方。我喜欢家乡的春天,因为它给大地生命;我喜欢家乡的夏...

  • 乡愁

    我的家乡有两个,一个是我出生的地方。一个是我长大的地方。如今,这两处都回不去了,我的家乡变...

  • 你为什么离乡远行?

    这是我的家乡,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离乡 2008年,因为读大学而开始离开家乡。 读大学的四年,是被迫离开的。我心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我长大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nk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