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浓)
心静如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在父母面前,始终和颜悦色很难。年长的人遇到事情,年轻人去帮着做,有了好的酒饭,供给长辈吃,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寓意就是,如果没有给长辈好的脸色,只是替长辈做了事,请长辈吃了好的,不一定就是孝了。
1.
对待长辈是否发自内心的敬重孝顺,你的脸色很重要,为什么呢?“色难”,说的就是父母看到你的脸色后心里的感受。
其实际就是,是否顺着父母的心意去尽孝。孝顺孝顺,孝而不顺,不是真正的孝顺。如何听父母的话,如何顺着父母的心思喜好,让父母从心里感受到相处舒服和温暖。
有多少儿女在父母一方去世,另外一人孤单想再纳老伴时百般阻挠呢?还振振有词“我好吃好喝供养他,不缺他衣穿,安享晚年不好么?为何还要再找一个人给我们增加负担呢!”可是,他需要的不是衣食保暖是有人陪伴啊。
二十多年前,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不到半年就将继母迎进家门,我跟弟弟也是心里五味杂陈不由得心寒反感。但过了多年之后,却慢慢理解当年父亲的痛苦和不易了。
想当年我们姐弟在外求学,一年回家顶多两次,对于需要供读两个大学生的父亲来说压力之大、农活一个人的不易及一个人凄凄惶惶的孤单可想而知了,如果没有继母协助陪伴如何渡过呢?
养儿方知父母心,自己之前言语方面的不注意,总觉得父母对自己好是应该的,哪个父母不疼儿女呢?心情烦闷了就毫无意识的冲父母哇啦哇啦,对父母无意识的色难,反正父母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确实,在多次遭受儿女的言语顶撞后,父母依然一如既往的对待儿女掏心掏肺,可是他们心里就真的不难过么?
当儿女大一些或青春期反叛冲撞了自己,心底有泪如倾,才明白自己当初对父母的言语不敬重,父母心里该有多难受啊!
2.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打扫卫生到儿子房中,摸着儿子日常用品感慨含辛茹苦几十年来不易,累了遂到儿子床上小坐。
恰逢儿子归来,儿子因工作中受气了遂冲母亲指责“没事到我屋里干啥?”语气不善,母亲羞辱难当,前思后想后在自己房中自杀。
这难道仅仅因为这一次的儿子的指责导致了母亲自杀么?应该是日积月累的多次言语冲撞的不注意,这次事件只是一根导火索,压倒了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而已。
那儿子肯定后悔“早知母亲会如此难过,我不该……”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是这么简单啊,我们往往与亲人之间忘记了如何去好好说呀,不仅忘记了如何去好好说话,甚至忘记了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微表情,导致了亲人看到的我们的嘴脸是“难看的冷漠”。
我们在外面能够勉为其难的伪装和颜悦色,在家里却是真实的冷淡,也许我们会说,在外面是不得已而为之,难道在家里也要伪装而不真实一些么?
在家里确实不需要伪装,但在家里我们难道真的就不能对自己的亲人真实的和颜悦色么?将不如意事完全抛开,抛在脑后抛在门外,对父母真真孝顺,对儿女真正慈爱,而非“以冷色示于父母儿女爱人面前”。
3.
记得几年前,我的下属曾在一次饭局酒后对我口吐真言:
“老大,你有时候笑起来像是在嘲笑人呢!“真的么?”“是啊,熟悉了后才不觉得,当初初次见你就这感觉啊。”
这可是我最喜爱的下属之一啊,我会给颜色他么,管理者对待下属就如父母之于儿女般,总以为自己很公正想要一碗水端平,但人非圣贤总会因各自脾气秉性的不同,对待不同人有钟爱与淡漠之分,纯粹无意识的,对待钟爱下属尚且被如此误会,何况那些不被钟爱之人呢!
然后,回家后专门对着镜子按日常工作的样子笑了笑,嗯,确实有点儿不自然,那就赶紧改掉。
对工作相处的人认真对待,对待父母儿女为何就不能多些耐心呢。
工作是我们生存之本,正因为此,我们在对待与工作有关的人与事都认真细心严谨以待。但家人也是要陪伴我们一辈子的血脉至亲,因其是家里人不会动辄与我们翻脸,然后我们就可以忽视了么。是因为我们深知,父母至亲是不会真的计较我们的脸色的,世上多的是不孝儿女,但因为疾病困苦舍弃儿女的有几人呢?
对待朝夕相处的父母、恋人、儿女则更应注意了。
4.
都知道“常回家看看”,忙碌的儿女们做到常回家看看尚且不易,要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的和颜悦色对待父母则更加不易了吧。
其实,就看心里是否有“孝顺”这根弦了。
龙应台在《背影》里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做到日常的和颜悦色实属不易啊,父母儿女之缘、夫妻之缘,再长也就一辈子几十年而已,珍惜这份缘分,一辈子过完了也就没这缘分了。
常常对人前不会自然微笑的女儿说,不会笑啊,那没事就对着镜子练练去,我跟你爸爸看了你冷淡的脸色都不舒服啊何况外人呢,都不想看到一张麻木的嘴脸啊。
其实,推人及己,我们自己也需时常揽镜自照,将和善一面多多展示人前啊。
好好说话不行吗,让对方舒服一些不行么?推己及人,真的是知易行难啊。节奏紧凑的现代人,有多少能够温和对待家人呢?
人际往来需要的是相处舒服啊,家里人尤其是日益年长的父母,朝夕相处则更应珍惜了,不会好好说话,不懂得和颜悦色,“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冷却了内心,就磨光情分了呀。
随着年纪增长,日益年迈的父母就如孩童般,作为孝顺的儿女当慎言谨行啊,发自内心的爱他们和颜悦色的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年纪大了与我们住在一起,儿女的色难,会令他们有“寄人篱下”之感啊,不敢说哪一次就会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了。
对待父母如此,对待儿女爱人长辈同事朋友也应如此,不要梦想去改变别人啊,改变了自己,就改变了周围的气场(环境和人)了。
也不要从此不敢说话了,要相信,只要我们内心对父母儿女爱人们有爱有耐心,和颜悦色的好好说话就不难做到了。
网友评论